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太湖“三白”正当时

钟 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28日   第 11 版)

  太湖风景
  来自网络

  水波浩淼的太湖,风光绮丽。虽有阳光,唇间面颊依然温润,一呼一吸间,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一边欣赏着大好景致,一边走进一家路边的农家馆子。

  主人热情地将我们领进店堂,又是搬凳,又是倒茶。点菜是无需费神的,此时节的太湖,“三白”自然是主题。

  “三白”指的是太湖出产的三种湖鲜:白虾、白鱼和银鱼,因这三种特产外表皆为晶莹剔透的雪白之色,而获此美称。

  点好菜,一边剥着老板娘刚采来的枇杷,一边静候菜肴上桌。不一会,白虾先上了桌。

  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食材,太湖白虾大不过小指,周身透明,晶莹如玉,又称“水晶虾”。老吃客都知道,白虾出水十几分钟即死。因此,小店的虾养在湖中的网箱中,要吃现捞,从而保证了食材的品质。

  有关白虾的吃法有很多:醉虾、油爆虾、炒虾仁等,各具特色。小店用了最本色的烹调——盐水白灼。一般来说,其他的虾,无论生前是青绿还是灰黑,橘红或者黄褐,一旦烹熟后都会泛红,唯这白虾,生死皆白,也成了它另一标志性特点。

  为了确保最纯正的鲜度,盐水白虾须保留虾的所有须脚,捻起一撮虾须,就会拎起一长串虾来,加之白虾壳薄,急性子之人,常常连须带脚,汤汤水水一口嚼了,既润口解酒,又开胃助兴,也算是吃白虾的一种乐趣。

  我和老友都属于慢性子的,慢悠悠地剥皮汲肉泯汤,细细地品,慢慢地咂,只觉虾皮薄而脆,虾肉嫩而细,一嘴鲜甜。

  但这副斯文模样,只维持了一小会,等到蒸好的滚烫白鱼一露面,便荡然无存。透过氤氲的热雾,只见一条两虎口长的太湖白鱼,静静地卧在浅浅的汤水中闪烁着银光,呈现出一种清腴本色之美。

  太湖白鱼,学名“鲦”。每年入梅后,它们便随着湖河水发,成群结队,随波逐流,加上体宽身扁,通体细鳞下,脂肪多如鲥鱼,故又名“时里白”。

  太湖白鱼有清炖、红烧、熏烤等多种制法,小店选择将其暴腌脱水后,放葱姜,烹黄酒,稍佐盐、糖,清蒸而保其真味。趁热夹上一大块,入嘴抿来,鱼背的蒜瓣肉细滑,鱼腹的脂膏黏口,十分美味。

  最后登场的,是“三白”中我最喜欢的银鱼。银鱼,小者只若牙签粗细,大者也仅堪比小指。别看它属于典型的“五无”产品: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却因肉质嫩腴,且有一种淡淡的幽香,早在宋代时,便与松江鲈并举为鱼中珍品。

  银鱼,通常吃法都是洗净后炒鸡蛋。黄黄的鸡蛋缀上白白的银鱼,光是那种色调就会让你急于投箸了。店家却另出蹊径,用发菜与之一起制成色泽亮丽的羹汤。用小勺舀着送入口中,稠稠的、鲜鲜的,银鱼凝滑如脂,细嫩清魂,再加以发菜的点色提味,更显得清纯中而有丝丝柔情,婉约间犹闻不绝余韵,别生出一种诗的意境。

旅途中的温暖(旅游漫笔)
在安顺(行天下)
盛夏消暑鸡公山
太湖“三白”正当时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