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23日 星期六

对“+” 多一些包容(墙内看花)

文 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23日   第 07 版)

  博物馆+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博物馆要真正地拥抱互联网,不是说把互联网作为一个转移阵地,将博物馆的资源机械地搬到上面去就行了,而是要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语言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提炼出来,重新解读,然后转化和融入到当代生活中。

  现在有些博物馆,包括一些公司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时,有时会偏重于技术,追求超炫的效果,出现对博物馆文化内涵理解不足,或者是展示和挖掘不够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文化+科技”“博物馆+互联网”里的“+”是什么意思。我想“+”的意思应该是: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博物馆是根基,互联网是翅膀。这个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就背离了博物馆的本源,背离了博物馆与互联网融合的目的。

  融合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还是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为文化传播服务。技术一定是为内容服务的。在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势必会有创新和探索,怎么去把握创新和探索的尺度与分寸?

  近段时间,我们看到有些创新案例出来后,大家褒贬不一,有赞扬,有批评,有人甚至觉得亵渎了博物馆文化。是不是这样,值得商榷。大家都知道,走钢丝时为了保持平衡,避免不了左右摇摆。创新的过程与之类似,只要不触碰底线,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宽容一些。

  底线是什么?大概有两条。一是绝不能错误解读文物和文化、篡改历史,不能出硬伤。比如说把明代的东西说成是清代的,把南方的东西说成是北方的,那行吗?绝对不行。二是绝不能用轻视、不屑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抱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是说敬畏他是神、他是皇上,而是敬畏他们背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感情。如果能牢牢把握住这两点,在不犯这些错误的情况下,何不把心态放宽一些,在面对一些新事物、新作品时,不要轻易将其一棒子打死。容许出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精神。

打开活化传统文化的“锦囊”
对“+” 多一些包容(墙内看花)
纪念马可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加坡奏响苏州“乐章”
李胜小说集《陌上谣》关注乡村
哥伦比亚教育论坛举办
《曹道衡文集》出版
以留学生活聚焦时代价值选择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