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12日 星期二

遗产传播打开大门(文化只眼)

□奚牧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12日   第 07 版)

  北大考古嘉年华泥塑作品:鼎

  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近年来,国内传播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举措和成绩颇为可观,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引发公众密切关注,到考古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蹿红电视与网络;从民营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将个人收集的大量抗战珍贵文物展现给世人,到腾讯公司发起“长城你造不造”互联网+文物保护计划……“文物真的活起来了”——这是许多人的切身感受。以“传播与传承”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传播”,体现出考古文博行业的开放脚步。中国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长期以来,考古文博从业者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鞠躬尽瘁而又难免分身乏术。传播虽是博物馆工作的题中之义,但在整个考古文博行业内,却曾屈居诸事末端。进入21世纪以来,变化开始出现,在考古文博行业与社会公众一次次有意无意的“狭路相逢”后,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明了: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事业,普及知识、宣传保护、促进参与,也应是考古文博行业的头等大事。“传承”,研究、保护、利用,都可视作广义的“传承”。但无论如何,传承都不应只囿于某个行业或某一部分人,鼓励、吸纳更广泛的公众参与,近年在国内已逐渐成为共识。参观毗邻的古迹,呵护身边的文物,善待家乡的历史……传承文化遗产,与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传播与传承,既有单向度的“宣教”,也有双向度的“分享”。一年前,考古专业学生李子一的漫画书《考古入坑指南》出版,她将自己在考古实习工地的诸多经历,如隆冬发掘土冻成冰、15天才能洗一次澡等付诸笔端,苦中有乐、真情实感,令考古文博行业外的读者也能理解、共鸣。两年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考古实习工地尝试了社区考古实践,来自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周边农村的小朋友们,在北大的哥哥姐姐带领下,画下了他们心中的平粮台遗址和考古学家,在考古嘉年华留下了灿烂的笑靥……这些个案,传播效果很好。

  这说明,文化遗产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宝藏。走出象牙塔,面向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不仅让社会公众走近历史宝藏,更为考古文博行业开启了变革创新的大门。

“东方之珠”更添魅力(走进故宫·肆)
遗产传播打开大门(文化只眼)
北大“寻真”展背后的故事
责编:邹雅婷 邮箱:zytbb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