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丽丰祥的布料、戴月轩的文房用具……在北京,大街小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老字号,构成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一部分北京人依然对老字号爱不释手,将之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问北京的年轻人,能说出10家以上老字号品牌的,却屈指可数。
老字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时代发展演进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老字号既坚守品牌传统,又锐意创新产品,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也有大批老字号,因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或拘泥于传统营销理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由此招来了一些声音,认为中国老字号“曲高和寡”,无法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能在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老字号必然“曲高”;但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中,老字号却未必“和寡”。
老字号的“曲高”表现在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上。在同仁堂门店,顾客都会看到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副对联朴实而深刻地诠释了同仁堂作为中国老字号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实际上,“工匠精神”是所有老字号坚守的不二信条。能称得上是“老字号”,对质量的坚守是先决条件。
老字号的“曲高”表现在精湛的产品工艺上。比如,景德镇的陶瓷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作为中国“四大名绣”的湘绣,拥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这些技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也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老字号的“曲高”还表现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上。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的善琏湖笔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书画工艺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书法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为一体,已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符号”。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老字号的“曲高”,不仅没有与时代格格不入,反而是现代社会最为珍贵、最受欢迎的财富。那么,为何一些老字号会给人“曲高和寡”的印象呢?
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老字号过于拘泥于过去的“老路”。继承传统是许多老字号不变的信条。然而,部分老字号过于追求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的生产运营方式,完全不考虑现代市场需求,以至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老字号走错了“新路”。走现代化路线,本是好事,无可争议。然而,有的老字号产品只求新潮,牺牲品质,则是走错了方向,用错了力气,其结果只会透支老字号多年积累的商业信誉,给品牌形象带来莫大伤害。
由此可见,部分老字号的“和寡”并非由于“曲高”,而是由于没能正确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实际上,老字号之所以成为老字号,在于其成百上千年凝聚起来的生产技艺、企业精神乃至民族文化。这些传统价值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贬值,是老字号值得坚守的财富。老字号的成长,必然是一个在坚守中发展、在发展中坚守的过程。只要不打折扣地传承老字号的技术精髓和文化价值,辅之以现代化营销理念与生产方式,创新产品类目、样式,提高生产规模,老字号必能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