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马女士被检查出纵膈淋巴结肿大,基本排除了肺部恶性肿瘤的可能,但却无法明确病因。在主管医生的帮助下,马女士通过互联网问诊平台申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的远程专家门诊。远程门诊专家看了当地医生上传的病历资料,初步判断患者的问题是结核病引起的。马女士说,在网上看北京的大专家,只用了不到半小时,这要是去趟北京,增加交通住宿成本不说,现在还不知道挂没挂上号呢。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马女士的经历就是当下很火热的“在线问诊”,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新业态的一种。除此之外,健康咨询、预防保健、预约就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现在也都逐渐成为可能,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便捷。而这些服务,都离不开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持。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指涵盖人全生命周期的多方面数据的汇聚和聚合,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它几乎涵盖了现代社会主要的行业产业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饮食(食品卫生营养)、环境、养老保险、医养结合等。
“风口”够大,健康医疗大数据以新兴产业的姿态,紧随互联网经济升温,并逐步渗入医疗改革和健康管理的内核,甚至有人提出将颠覆传统模式。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城市厦门为例,到2018年底,厦门将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健康医疗产业体系,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并力争将这一产值在2020年底增加到1200亿元。
正如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会长金小桃所说,发展和应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创新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带动健康产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有利于促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治病为主到健康为主
“医疗大数据发展到下一步,希望能分析住院病人生活习惯对疾病造成的影响。此外,从社区层面,希望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让社区医生介入,将预防做在前,实现从治病为主到健康为主的转变。”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认为,构建“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要提升民众获取健康信息、维护个人和家庭健康的能力,通过健康医疗大数据,这样的期望将变成可能。
大数据将给个人健康医疗提供最全面的记录。从尚在母亲子宫的胎儿到出生成长,从围产期保健到新生儿检查、成年人定期体检,直至临终关怀,人生中所有的医疗健康数据都被存储记录下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参考——大数据让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成为可能。
“把个人就医的数字医学足迹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有利于构建一个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管理一体化的电子云服务。”国家卫计委规划司副司长张锋说,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
未来,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规范、发展,医药、金融、物流、养老、保险、教育、健身等相关产业的产能将得到空前释放,为健康产业带来升级。
严把医疗信息安全关
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给百姓和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公民隐私信息的保护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个人的健康医疗信息最为敏感,必须依法进行严格管控保护,绝不能公开或泄露,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应用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
具体怎么做?业内专家建议,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其次,进一步探索大数据的集存、收集、挖掘分析模式,使居民个人信息在得到很好保护的前提下再被使用。比如,在将数据用于某种疾病的信息挖掘时,提前进行“脱敏”和“去标识化”处理,去掉所有对个人隐私产生影响的内容,相当于给信息的主人蒙上一层面纱。
而对于医生执业信息的核准、医生准入机制的完善、线上医疗行为的重点监控、电子处方和药品回扣的监管等难题,专家认为,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用多项制度层层把关。银川市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银川市政府引进17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建立的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专家门诊等服务。对这些互联网医院的经营者、医生、病患等,银川市建立了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增强信用管理威慑力,构建了一个“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