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习近平连说了5年的“上海精神”是什么》
网友“郁郁葱葱180”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初心。夯实安全基础,强化互信互利,坚持平等协商,实现合作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尝试、探索。
网友“天剑”
尊重兼容,合作共赢。
网友“向日葵的微笑”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简单的话语,有着长远的路途。
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没有人永远是少年,但永远有人是少年》
网友“二详”
我的高考在64年前。对我来说,高考不是压力,因为我的中学是名校,我又是“学霸”;高考是动力,因为新中国需要人才。开始,我在志愿书上填写了清华大学的3个专业,教导主任见到我的志愿书后告诉我,由于国防需要,希望我可以报考北京航空学院。几乎没有思考,我立即同意了,在志愿书的顶部写下“北京航空学院”6个字。这就是我的“第〇志愿”,比第一志愿还要高一级的高考志愿。后来,我在军工科研单位工作了一生。时光过去六十多年,每想到我的高考,我依旧心情激动,因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网友“菜园”
高考前,我告诉我爸,不要像其他父母一样在门口等,去忙自己的事,我没问题的。我爸说:好。很多年之后,我爸才告诉我,每一门考试,他都在外面等我,只是我出考场之后,他才假装像刚刚赶来一样。现在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不确定她们以后会走怎样的路,但是我感受到了爸爸当年的心情:高考这一站的无声陪伴,也是父母慢慢习惯看着孩子背影的开始。
网友“知乎”
我是2000年参加高考的,那时候住校的条件很简陋。高考前为了能让我休息好,父亲专门去了趟姑姑家,安顿好我的住宿。临走前他问我,考试需要陪着么。之所以问我,是因为那几天正是麦熟,也是夏收最较劲的时候。见我不置可否,第二天父亲还是骑着车子赶了20多里路来到县城的考场。第一场考完出来,我心里没底。父亲安慰我不要慌,正常发挥,他的话对我来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中午要去学校休息吃饭,我和父亲就在考场外分别了。下午我坐着车去考场,路过一个门店时,远远就看见父亲靠着墙角在打盹儿,我的眼泪当时就止不住了,这一幕我永生难忘。
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专访普京都聊了什么?》
网友“纪晨希”
希望中俄两国继续友好下去,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网友“小楼春秋”
中俄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源远流长!
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为了这个,她94岁捐出18570000…》
网友“紫竹林”
把财产全部捐献出去的叶嘉莹先生令人钦佩,真应该为叶先生点赞!
网友“林楚涛”
听过先生的课,讲中华诗词之美。每节课先生都一丝不苟。课堂内容丰富,让人感觉到这就是修养和学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