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让语言彰显时代特质

楚建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06日   第 07 版)

  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的渗透、普及、运用,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流语言、文学表达,甚而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语言模式、语言风格。这种“新语境”,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观念、价值认同、思想境界的发展,但也存在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参差的现象,误导着人们的价值认同、感情认同、审美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颠覆着这个时代的审美诉求和精神导向。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和语言特质。这个特质,代表着时代特征、文化习惯、社会风尚、民族精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生而言立。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看了二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粗糙,就是内容粗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论语》,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三国演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从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到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无不闪现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在现实语境中,我们如何准确地把握时代特性、历史方位,用时代语言去展现时代风采,避免语言粗糙,提升作品内在气韵,真正传播出时代精神呢?语言既是内容的表达,又体现了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对时代的认知,也是作家写作态度的彰显。作品的语言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深度、文学理想、社会担当、精神品质。语言的选择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再现,不是原汁原味的照抄、照搬,也不是现实表象的描摹,更不是一味传播现实生活中的戾气,而是通过有品质、有文学性的语言描摹传播中国人的故事、禀赋,传承时代风貌。

  一语顿悟,一语定乾坤,正是作家把握语言创作经纬度的要义。同时,作者的语言,也透视出作品的厚度与纯度、深度与高度。当前,一些作品只盯向市场,以吸引眼球、赚足市场份额为目的,结果严重背离了审美的基本价值判断,这个现象值得警惕。语言风格既是文风,也是世风,直接关系着文艺的本体,也关系着文艺的生态建设。

  只要我们的语言是从心底流出,作品就一定会打动人。

让语言彰显时代特质
甘肃文学:构建另一条丝绸之路(文学新地理③)
姚鄂梅《贴地飞行》:外来人的城市梦想
最大的鱼,最小的海(作家谈)
责编:杨 鸥 邮箱:wenxue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