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花农孟二水:

只求花香常相伴(众生相)

叶 子 原 洋 李京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24日   第 05 版)

  这个季节,每天早上不到9时,仙境种植园的花农孟二水就已经忙得满头大汗。

  笔者日前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双手各捧两盆花,一路小跑到卡车,把花递上车,又麻利地返回大棚接着拿花……只用1小时,孟二水和工人就把300多盆月季花苗装满一辆卡车。临近中午,4辆卡车满载着花苗出发送货,孟二水擦擦脸上渗出的汗珠,心满意足地返回这望也望不尽的、绿油油的花棚中。

  今年67岁的北京市民孟二水,是经营月季花近40年的老花农。为了方便穿行于花间地头,她常年把围巾包在头上,身着迷彩裤,脚踏运动鞋,身材微胖,却步履矫健。

  1979年,二水的父亲出于对花的痴迷,在位于北京大学西门的自家小花园内种下了第一株月季。如今孟父年过九旬,二水接管了这个已搬迁到顺义的80亩种植园。

  相比于北京主城区,顺义的高丽营小镇地广人稀、不免荒凉,可为了养月季,孟二水十多年没住过自己在主城区的家,以花为伴,以棚为家。“我的外孙女今年已经4岁了,按理说我应该帮女儿带带外孙女,可是我却连孩子生病发烧的时候,都腾不出功夫去城里看看。”为了守护这份月季带来的美好,孟二水舍弃了许多。

  开花虽美,种花却不易。除了浇水、锄草、打药、施肥这些种花人雷打不动的日常外,在不同的季节,孟二水还体味着不同的苦楚。

  冬天的夜晚,零下十五六摄氏度,她和工人顶着严寒仔细检查,确保大棚上的每一张草帘子都没有被风刮起;夏天的午后,高温三十多摄氏度,她头裹纱巾跑遍40多个大棚,只为将棚内温度调节凉爽;到了春夏之交,月季竞相开放,她又经常忙碌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销量好的年份,种植园一天能卖出上万盆花,这意味着30多辆卡车才能将花全部运完。仅是挑花、搬花、装车,就要忙上整整一天。

  “养花本就没有休息日,我早就习惯了,这算不了什么。”这些外人眼中的苦,在孟二水看来倒是稀松平常,她唯一的愿望是看着一手养大的月季顺利成长。

  有一年,倒春寒来得紧,仅一个晚上种植园里的月季便枯掉一大片。孟二水清早看到后,心里难过得发慌。这时地里忙活的工人跑来,指着枯萎的花向她汇报,从来不发火的她竟厉声答道:“你别再说了,我都看到了!”说罢,孟二水转过身去,眼眶湿润。之后几日,孟二水一直伤心得吃不下饭。

  带着对鲜花的一份痴情,孟二水倾情投入,全力侍弄花卉。好在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从卖花的第一天起,孟二水家的供应链就未曾中断。她种的月季花曾出现在北京中南海的会客厅,出现在海淀区、丰台区街道的花坛里,更荣获过2010年世界月季联合会区域性大会金奖。

  “一盆不嫌少,一万盆不嫌多,反正对我来说,都是为祖国绿化美化做贡献。”孟二水说,卖花除了盈利,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随着时代发展,种植园也不断更新技术。2015年,园内率先引进奥地利的生物动力肥,提高了月季的抗病性,比国内大部分种植园早了至少2年。

  40年来,花房变成了种植园。孟二水和家人希望能将种花代代传承下去,正如他们家训所言——“追求好的花品,讲求好的人品”。

翻译中国经典的“洋教授”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习近平讲故事)
只求花香常相伴(众生相)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