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青年们正满怀理想与激情,奋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在乡村振兴中用好知识
4月30日,天色尚早,森林里雾气还未散去,溪流里人群涉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美乐村生产合作社社长李秀林带着几位村民和志愿者,考察铁核桃树挂果期的长势。自2017年8月起,北京科技大学学生马萱通过“小鹰计划”青年公益项目,来到云南省玉龙县黎明乡美乐村,帮村里建立电商渠道,售卖菌类、山核桃等农产品。
“我们目前销售额有三万多,能正常运转了。”马萱介绍,相比以前,村民的收益至少能提高两到三倍。
而在四川雅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叶嘉雯拖着大箱子,刚走到上里镇庙圷村村口,立刻被村里几个孩子围住了。“瓜瓜姐又带书来了!”箱子里,是她募集的新一批旧书。叶嘉雯告诉笔者,做志愿者一年,她为村里建了一间图书室,目前已有一千多本书。
青年人投身农村建设的渠道越来越多,形式愈加丰富。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创业帮扶等活动,为青年人才与基层需求搭建起对接的桥梁。“三支一扶”计划让青年们大展身手,在农村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事业中发挥所学所长。
在扎根泥土中实现理想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2016年7月26日,李腾在村官日记里写下第一句话。从那天起,这位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生有了新身份——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前楼村村主任助理。
一进村,村支书给新村官开会,讲了一个小时,李腾愣是没记下一个字,“完全听不明白他的方言。”随着入户调研次数多了,方言听懂了,“小李”也成了村民口中的自己人。
李腾总在口袋里装一叠名片。担心村民遇到问题联系不上,他便每到一户家里,就留下一张名片。有天夜里,雷雨大作,李腾接到贫困户张应学老人的电话——他家房顶漏雨,墙体有裂缝,但当时申请危房补助的期限已过。
村民事,无小事。李腾头顶烈日,脚蹬单车,跑了五趟,终于补申了一个名额。
《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像李腾一样扎根田野、服务群众的大学生村官有十万余人。
在脱贫攻坚中奋发有为
高挑清秀,一身苗族服饰,陈昱璇挎着隆奶奶的胳膊,一起拍了留念照片。这身绣着精美湘绣的苗服,是隆奶奶送的礼物。得知她即将去牛津大学深造,隆奶奶抓着她的手直掉泪,其他村民也都依依不舍,前来告别。
一年前,陈昱璇和另外14位扶贫专员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扪岱村,陈昱璇带领村民们建立了合作社,开发了湘西特产苞谷烧,带来了数万的收益。
同样回乡创业的隆九斤就受惠于此。在上海打拼了两年多后,他回到花垣县,在陈昱璇等人帮助下,成立了九斤苞谷烧酒厂,让苗族古法酿制的苞谷烧焕发了新生。目前已达年产3万斤的规模,远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