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缺工近年持续困扰台湾社会。据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统计,岛内季节性加上常态性缺工,一年竟超过27万人次。如此大的劳动力缺口,究竟如何补足?
拟推年轻人度假打工
据台媒报道,为解决农业缺工问题,“农委会主委”林聪贤曾试想让年轻人打工度假。根据近来台行政机构协商结果,相关部门已经同意协助洽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20岁到45岁青壮年申请来台农村度假打工,每年希望有800到1000人,每人停留180天。
针对此前出现的外来移工来台后行踪不明问题,“农委会辅导处处长”朱建伟说,申请资格限制为在台新移民的亲属,由新移民协助至各地农会申请取得资格后,才能在当地申请度假打工签证赴台。一方面因有在台亲人,另外也有各地农会协助控管,能减少行踪不明的疑虑,也能解决住宿问题。
农业缺工为普遍现象
即便有外来打工旅行者加入,帮助应对季节性缺工问题,但据岛内专业人士估计,由于缺工形势相当严峻,相应人力缺口依然很大。
朱建伟说,岛内可以使用的劳工都已尽力发挥,有耕莘团、技术团。目前还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吸引力,并要鼓励发展机械代耕团。但根据“农委会”去年底公布的“农业人力结构及劳动力调查”,岛内季节性缺工严重。3月蒜头时节、4月洋葱时节等需要采收的农忙时期,共短缺人力26.7万人次。酪农业、畜牧业等常态性缺工,则有1.5万人次。
“农委会”指出,主力农户中34.2%有外雇人力,显示农民雇工的情况并不少,且农业缺工为普遍现象。中南部农业县市缺工都相当严重,包括柑橘、葡萄、芒果等果树类,蒜头、高丽菜、不结球白菜等蔬菜类,茶叶、咖啡、畜牧业等都是严重缺工的农产类别。
缺工问题短期难破解
在一些农民看来,800到1000人的打工度假人数太少,而且并非来了就能马上上手。非季节性缺工的酪农则认为,这对长期缺工的产业没有帮助,人刚训练好就差不多要走了。有学者建议,可以选定特定乡镇、产业投入试办,如此才会有效益。
台湾庆全地瓜总经理黄荣清说,来台180天确实对农忙期的缺工有帮助,可以协助种植、采收以及一些基础劳务工作。不过,他也提到,自己的合作小农目前就短缺至少50人,来台800到1000人完全不够。他呼吁当局加快脚步,帮助应对人力短缺,避免农业因缺人而空转。
除了考虑引入外来打工度假者,“农委会”此前为解决季节性缺工,在各县市成立农业专业技术团,训练“农业师傅”,入选者可享劳动和健康保险,每个月还有奖励金和务农基金,再加上可学到农业技术,月薪也有机会领到5万元新台币,有民众兴起了转业念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农业师傅”政策被证明效益有限。而想要短时间内解决缺工问题,许多农民都不讳言“不可能,没有特效药。”
培养青年农民是方向
台湾老农昆滨伯说,农业缺工问题不仅出现在台湾,日本也一样,只是日本不断更新农用机械设备,弥补缺工。但台湾短时间内要解决,依他看“真的无法度”。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校长戴昌贤认为,农村凋零让年轻人看不见希望,土壤生态破坏及气候变化都是农业萧条的原因,农业要如何转好,农友的跨领域知识培养是关键。他说,农业如今不再仅是单纯种植。如何种得更养生、健康,如何不被中间商剥削等问题,都需纳入考虑。农村人口老化是事实,要振兴农业,需要大批青年农民投入,但不是要找他们回来埋头苦做,而是协助多方面的知识学习。
戴昌贤说,安全农药与新兴机具的使用、农闲时的土地休闲运用等,都是青年农民要面对的跨领域课题,农友间的互助互惠关系也要妥善处理。所以帮青年农民补充多元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能力,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缺工。
基层劳力不足是症结
台湾劳动部门曾委托台湾嘉义大学培训新型农业人才,帮助来自全台的学员学习温室栽培等农业技术,希望通过农业转型、技术科技化、智慧化,重振台湾农业。但学者专家坦言,农业缺工问题有季节性、农作物类别的不同,难以全面彻底解决。
嘉义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主任李堂察说,“农委会”也委托嘉义大学执行农业学程公费生4年计划,陆续培养230余名新农人回到农村当干部,从事农业经营管理、技术运用等工作,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长期培养农业人才。
在李堂察看来,当前农业缺工问题症结在基层劳动人力不足,牵涉工时、工资结构等问题,开放外来劳工、弹性工时及工资条件等措施,不失为填补季节性缺工人力的方法。
嘉义大学教授沈荣寿认为,荷兰、美国、日本等国也同样面临缺工问题,农业工程科技化、导入人工智能科技、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机械农机运用,可适度改善缺工情形。但台湾在这方面发展缓慢,落后先进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