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

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中国智库“走出去”海外落地成果丰硕

严 冰 柴雅欣 吕安琪 蔡珍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26日   第 05 版)

  图为工人们清理刚刚从位于洪都拉斯的科潘遗址出土的玉米神头像。

  图为李新伟(左)与美国考古学家分析位于洪都拉斯的科潘遗址出土的石器。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25周年,中华文化名人郭沫若展厅举行揭幕仪式和郭沫若诗歌朗诵比赛,来自埃及多所高校的中文专业学生和中文学习爱好者参加了活动。图为埃及学生朗诵郭沫若诗歌。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蓝宝石般的多瑙河畔,来自欧洲多国的研究员们正聚在中国-中东欧研究院,对民意报告《中东欧国家民众看中国发展》进行最后审核。

  在黑海沿岸的东欧国家乌克兰,第三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敖德萨海事大学火热举行。

  在连通亚欧大陆的埃及苏伊士运河边,一位埃及姑娘正驻足苏伊士运河大学中华文化名人郭沫若展厅,凝神欣赏着墙上的诗歌、照片……

  这一幕幕发生的地方,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落地海外的各个研究中心的所在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中国最大智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不仅为国内发展献计献策,还走出国门,逐渐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一个月以来,笔者陆续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所,了解他们的海外落地成果。

  走出国门 文明穿越时空

  3月23日上午,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即将前往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办公室里,行李箱和大大小小的考古工具箱已经打好包,放在了一角。作为玛雅科潘遗址项目负责人,他黝黑的皮肤透着热带地区常年炙烤的阳光气息,因为一年中有近半年,他都是在洪都拉斯的考古工地上度过的。

  2016年7月以来,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的都邑——科潘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这是中国考古机构首次在世界其他主要文明核心区主持考古项目。

  这一巨大进步背后,是我国考古科研水平与综合国力的双重提升。“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更高的学术视野与立足全球的文明观。”李新伟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解释道,“过去我们是‘各美其美’,现在则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但前提是先了解别人到底美在哪儿。”因此,中国考古学家不仅要了解中华文明,也需积极探索世界各文明核心区的历史脉络。

  而在印度,拉齐噶里遗址的考古工作计划于年底正式展开。“拉齐噶里遗址是印度境内最大的哈拉帕文化遗址。古印度文明是四大文明之一,我们去那里实地考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仝涛介绍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借助这一平台积极与各国考古学界合作,开展在沿线国家的考古工作。2018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埃及古物部达成合作协议,预计10月份在卡尔纳克孟图神庙遗址开展挖掘工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正稳步推进,为古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眼下,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步子越迈越大,路子越走越广。“这是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王巍感慨道。

  立足海外 搭建沟通桥梁

  4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笔者见到了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院长黄平。“这是中国第一家在欧洲独立注册的智库,是中国智库建设的大胆创新。”提及去年4月24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成立的研究院,黄平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目前,尚不满“一岁”的研究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黄平告诉笔者,研究院邀请欧洲多国智库合作进行实地调研、合作研究、联合出版、人员培训、系列讲座等,同时聘请研究员撰写中东欧各国国情周报,与知名民调机构合作开展“中东欧国家民众看中国发展”大型民调,获得了当地不少高校、研究机构的认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知才能更相亲。”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陈新这样解读中国海外智库的意义。今年,中国-中东欧研究院将举办 “‘16+1’合作与中欧关系” 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东欧国家看当代中国发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全球学者立足中国当下,展望世界未来。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其他国家合作成立的研究中心也遍布世界各地。在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北海道中国研究交流中心致力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在加拿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中西方法学比较研究;在乌克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敖德萨国立海事大学中国中心在社会学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

  走向世界 文化跨越重洋

  1957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先生带领中国代表团来到埃及,参加亚非团结大会,给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极大鼓舞和支持。

  2017年5月22日,时隔一甲子,埃及再次“迎来”了郭沫若先生。随着揭牌仪式举行,中华文化名人郭沫若展厅正式入驻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

  这是继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与苏伊士运河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合作成立“郭沫若中国研究中心”后,举办的首个常设展览。展览第一天,这里就吸引了不少苏伊士运河大学的学生。“我会去买他的作品,特别是《女神》,这名字起得好。”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阿姆勒边看展览边感慨,她虽然还没有读过郭沫若的作品,但已从展览中看出他对国家的热爱。

  “过去埃及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可能只有孔子。”在谈及海外郭沫若中国研究中心设立的意义时,中心中方办公室主任王静表示,“以当代‘中埃友谊使者’郭沫若为原点,能让海外人民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中国。”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单位,纪念馆在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同时,也是郭沫若与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重镇。2018年4月23日,郭沫若中国研究中心在埃及举办第一届“郭沫若与世界文化”高端学术论坛,邀请中埃两国学者对郭沫若文学、学术和文化思想中的世界性因素进行探讨。

  在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名人走向海外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也积极响应“文化走出去”号召,向海外介绍中国文化与学术成果。其中,历时5年多策划出版的“理解中国”丛书已经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一张“名片”。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介绍,这套书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治理、农村问题、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具象化、科学化的呈现。目前,这套丛书已出版15种,并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俄文、法文等多语种在海外发行,深受海外学者喜爱。

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团结才能前进(习近平讲故事)
“中国范式”的意大利故事
“扶贫事业应如滚雪球”
责编:叶 子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