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要提:

海外生活如何不闯“红灯”

丁芳昫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12日   第 09 版)

  图来自网络

  这是4月11日在英国巴斯大学留学的陈光耀拍摄的照片。英国巴斯某超市酒类货架上的标识“如果您看起来在25岁以下,在您购买此商品时我们需要查您的身份信息,请不要生气。”
  陈光耀说:“英国对购买酒类商品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买酒时一定要携带身份证明。”
  陈光耀 摄

  海外生活中,并非每个学子都会遭遇枪击、火灾、抢劫等危险。每天过马路、在餐厅吃饭、与同学打交道、与寄宿家庭相处,这些“日常”才是更多学子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地方。

  日常生活中,由于海内外环境差异导致学子卷入纠纷的事件不在少数。学子因没有意识到触犯当地法律法规而被遣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情侣吵架”、“情绪不佳”

  有可能触警

  刘嘉宏是海外青少年权益保护与发展联合会的秘书长。他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2018年2月,美国新奥尔良州杜兰大学一对中国学子情侣在吃饭时发生争执。女方跟她的男朋友发生了肢体上的冲撞。旁边一位“热心观众”随即报了警。警察调查了解双方争执情况后,选择将女方带回警局,并将其关进重刑犯监狱一晚。因为女方的行为在美国属于暴力行为。

  2017年11月,西雅图也发生了这样一起中国学子与他人发生争执,最终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事件:华盛顿大学的张某去小区管理处填维修单。因为心情有些低落,在跟小区管理员讨论家里物品维修时发生争执。管理员虽然察觉到她的精神状态不好,但并没有把她送回家,也没通知室友或紧急联系人,而是直接打了911。报警后,张某被当作有精神问题,直接被送进了医疗中心。

  这些“闹剧”导致的后续发展是当事人难以预料的:热心观众和管理员要报警,警方则判定涉事者有“精神问题”。在感到惊讶和痛惜的同时,当事人尤其是学子,更要思考一下:独自在海外,到底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卷入纠纷后又该如何处理?

  “不适应”、“不了解”、“不融入” 

  都不行!

  学子在海外生活由于不适应、不了解、不融入,会造成很多方面的困扰。而这些小困扰、小麻烦一旦演化成大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防微杜渐很关键,但安全问题不能只靠预防,学子也要学会创造安全的环境。

  “不适应”、“不了解”、“不融入”,这些都不能作为触犯法律的借口。

  创造安全环境表现在对自己和朋友的责任心上。通过张某被送精神病院的事件,学子应该知道,如果精神状态有异常并且有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倾向,是会被强制送医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如果自己或朋友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碍,应该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遇到可能遭受伤害的情况要及时报警。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靠胆量和心理暗示得过且过。为自己创造安全环境,才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创造安全环境表现在对社会、人文环境的认知中。一些在国内看似很正常的事情,可能在国外已经触碰了底线。比如,有学子在面对警察查询的时候,因为急于拿出自己的证件证明身份,而被警察当作疑似掏枪动作,遭到举枪警告。国外一些国家持枪是合法的,因此警察对掏枪动作十分敏感。学子根据国内常识做出的行为动作,很可能会引起国外警方的怀疑。刘嘉宏提到,很多学子对于海外社会、人文环境的了解,来自海外朋友的描述、电影电视作品,而这些描述往往是不客观的,甚至含有美化色彩。对于留学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应该通过正面渠道进行系统的了解,有自己的认识。

  创造安全环境还表现在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上。法律法规是学子海外生活中最不可逾越的雷池。学子留学前,应该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在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就有对国外法律法规比较全面的介绍。

  把大使馆、专业法律人士的电话号码

  带在身上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会先考虑联系大使馆,或者在当地生活很久的中国人。”英国斯旺西大学的陈畇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他给出的解决方式合理吗?

  对此,刘嘉宏给出了如下建议:

  当学子遇到纠纷时,首先要冷静。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性质的问题而卷入了纠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问题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才能帮我们解决相应的问题。

  其次,不要采取逃避的态度和行为。有很多学子因为感觉个人力量弱小,选择不了了之,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学子遇到问题应该积极向驻外使领馆以及当地的华侨社团求助。

  一旦卷入法律纠纷,千万不要尝试使用简单协商的方式私下解决。因为学子对海外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基本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以自己主观的认识来解决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次生伤害。委托给专业律师,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来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是最好的选择。

海外生活如何不闯“红灯”
人文交流要讲究礼尚往来(留学随笔)
旅法学子助力中法人文交流
传播中国文化 弘扬志愿者精神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