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4月06日 星期五

一封旧家书 念了又踌躇

刘少华 吕安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06日   第 05 版)

  观众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内参观。
  (资料图片)

  最近一年,“朗读者”“信·中国”“中国情书”等读信节目成为电视节目里一股清流。张国立、归亚蕾、徐涛等实力派演员通过读信的方式,让一个个历史人物从泛黄的字片中站起来,有血有肉地展现革命、战争,幸福、苦难,以及平凡的日子。

  许多观众看完节目后,直呼“泪目、震撼”,“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后想要用书信联络,反正我想试一试。”

  不只如此,民间对书信的爱好与珍藏从未间断过,在强大的媒体与名人效应之下,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带回人们深藏已久的情感。恍惚间,那些“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日子,仿佛又短暂地回来了。

  旧信获新生

  写不尽的情感是共通的

  身着黑色中山装的张国立站在舞台中央,目光低垂。面前是一只麦克风、一个演讲台、一封信。暖色灯光衬得全场静谧柔和,只有絮语般的读信声轻轻飘荡着,“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他语速迟缓,眼眶渐渐泛红。

  “念、念、念、念!”他艰难地,几乎哽咽着读出了这四个字。沉默片刻,伸出双手使劲揉了揉润湿的双眼。

  这封充满柔情的家书出自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之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发动大“扫荡”。22日,左权在作战间歇,给远在延安的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写下了这封信。未料三天后,不幸牺牲。这封信也就成了他生前最后一封家书。

  2017年,这封家书因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读信节目打动了人们。

  “当听到开头‘再带给你十几个字’的时候,我的心就被戳中了。”24岁的温星是这档读信节目的忠实观众。“你能想象吗?一位八路军的高级将领竟是这样侠骨柔肠,原本打算让人带十几个字,写着写着就收不住了。”“那种千言万语写不尽的情感是共通的。”中文系毕业的温星说,这封信让她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籍的两句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温星的大学同学陈俊雨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常加班到深夜,靠浓咖啡和搞笑综艺“打鸡血”。一天夜里,他看到了温星分享的“见字如面”片段,随后,他去充了某网站会员,把节目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陈俊雨最喜欢的是一对普通父子的书信往来——郑国强、郑艺的家书,“就像自己和爸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特亲切”。凌晨两点看完节目后,他捏着手机坐在床上,发了好长一会儿呆,“想我爸做的油焖笋了。”

  据统计,“见字如面”第一季的节目受众里,29岁以下的占到了75%。书信,这种新媒体时代的“活化石”,竟意外收获了年轻人的关注。第一季节目播出后,“见字如面”豆瓣评分高达8.9,全季网络播放量超过3亿。2017年9月,第二季开播,仅第一期播放量就达到3.6亿。

  与此同时,几档读信节目也陆续开播,带人们在书信中回望山河岁月里的平仄,重拾绵长如江流的家国情怀。

  “那些信就像一颗穿越时空的小石子,落在心湖里,荡起圈圈涟漪。”温星如此评价这些节目给她的震动。

  家书博物馆

  五万封信里最真的情感

  在“见字如面”“信·中国”“中国情书”三档节目职员表的顾问部分,或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出现了一个相同的名字——张丁。

  10多年前,由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轰动一时。张丁正是这一活动的幕后发起人和实际执行者之一。

  张丁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这些年由“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征集来的5万多封信件都被存放于此,《见字如面》等节目中的不少信件就来自这里。

  见到张丁时,他穿着一身中式对襟暗纹绸褂,戴一副细金属边眼镜,头顶秃得有些厉害。“我的头发全是忙这些掉的。”他环视了一圈博物馆,打趣道。当年一起发起活动的朋友们已散去,只有张丁和一位助理还在继续搜集整理、布置展厅、策划出书、接待访客……

  他至今仍觉得,是冥冥中的缘分引他走上了这条路,“一切都是因为一条广播。”那是一个冬日的周末,他开车回家,无意间从广播中听到,一位叫安德鲁·卡洛尔的美国历史学者用3年时间征集到5万封美军家书。后来这些家书集结成册,数月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

  “这个太好了,我们国内怎么没有?”他像发现稀世珍宝一样激动起来。“这不仅是很好的史料,更是情感的传承。”历史系毕业的张丁曾担任中国社科院某学术期刊的编辑,到中央电视台后又做过几年“鉴宝”栏目编导。常年与“有年代的东西”打交道,他对民间文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当晚,他就写出了“关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设想”。拉来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凑了20万元启动资金。2005年4月10日,这一项目在全国政协礼堂正式启动。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项目只热闹了两三个月就归于沉寂。因为是一项公益活动,除了出书挣的几万元稿费,后续的钱都得靠张丁往里补。当时已经从央视辞职的他没有收入来源,不仅花光积蓄,还四处欠钱。“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连欠了7个月房租,看到物业人员就红着脸躲着走。”现在回想起来,他反倒笑了。即使如此,张丁也没想过放弃,“要是我不干了,那几万封信怎么办?”

  他靠在椅背上,回忆起那些将信送到他手上的捐赠者,“大多数都是老人,要是在北京的,几乎都亲自送上门。”一位叫陈素秋的老太太,用电动车驮来珍藏一辈子的书信。翻开后,手写小字工工整整,是她和先生张焕光的情书。有些家在外地的,也千里迢迢赶来托信。“一位苏州的老教师,专门写邮件来问我:‘你们单位的性质是什么?信件存放在什么地方?经费来源是什么?法律上有没有保障?’弄清楚之后,从苏州坐了一夜火车到北京,把1000多封信交到我手上。”

  5万封信的托付有多重?他说不清,只是反复强调,“我得对他们负责。”

  2016年夏天,《见字如面》节目组找到他,希望能推荐一些书信。他立刻同意了,“我觉得特别棒!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效果比直接看文字更好。” 谈到激动处,他手里的镇纸“啪”一下击在桌子上。他向节目组建议,不要光展示名人书信,普通人的家书有时更动人。

  事实上,家书博物馆内普通人的信件占了大部分。上到政府官员、军人,下至商人、学生。从最早一封的明末至今,时间跨度近400年。了解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读者群体中有许多华侨华人,张丁特意展示了一封由台湾发到大陆的家书。这封长达5000多字的信,是一位名叫程稚周的男子在台北长发客栈写下的,训诫次子戒骄戒躁,以传统的道德观做人治学。这封信写于1894年,表明那时两岸交流已非常频繁。

  “见字如面”第一季中,张丁推荐的信有6封入选,其中包括左权家书、志愿军团长宋云亮家书。让他惊喜的是,“年轻人竟然很喜欢看。”张丁想了一下,觉得虽然社会变化得很快,但人性始终没有变,“人都需要心灵的寄托、情感的滋养,而家书是不会说谎的,里面有最真的感情。”

  “95后”再回归

  在手机的年代摊开信纸

  虽然以抢救家书为毕生事业,但张丁深知“肯定不可能回到手写家书那个年代了。”目前,他的精力集中在对过往家书的研究与保存上。当电子邮件、电话、微信、视频等越来越多高效、即时的通讯方式普及后,还有写信的必要吗?王子宁和他同伴的回答是肯定的。

  2017年秋天,北京大学大一新生王子宁选修了一门“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课程,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项传播实践。他们组选择了手写信,因为觉得“即使在今天,手写信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应该消失。”对于这一点,王子宁尤其笃定。他至今仍坚持着和父亲每月一信的习惯。“只有真正写过信的人才知道,下笔时蕴含的深情是其他通讯工具无法企及的。”他们试图寻找那些仍在写信的人,打捞与信有关的人生故事。他们跑到街上随机采访,去邮局问投递员,问身边的朋友,得到的几乎是一样令人失望的答案——大多数人似乎遗忘了这种古老的沟通方式。

  又或许,是写信的人不愿说起。“这本身是一件极私密的事情。”王子宁深知,这个年代仍用书信交流的人可能都比较沉静内敛,就像他自己,“心里爱藏事”。

  遗憾的是,许多年轻人从未接触过书信。王子宁坦言,若不是有一位爱读读写写的父亲,自己这位“95后”恐怕很难养成这种“老年人”的习惯。

  怎样才能呼唤更多人“重拾手写信的浪漫”?他们决定“抛砖引玉”,建一个名为“邮寄犹记”的微信公众号,分享自己和书信的故事。

  比如一个叫思琪的女孩,找出一张在湖北省图书馆实习期间,从一本故事书里发现的信笺。淡蓝色的卡片纸上写着稚嫩的铅笔字,许多不会写的字还是用拼音替代的——“爸爸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因为你们是世jie上最爱我的人,但是你们piping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很shang心的。爸爸、妈妈,我很爱你。”这张写得歪歪扭扭的信纸让她足足愣了两分钟,她拍了下来,想把这封信寄给所有的父母,“多一些鼓励和夸奖,少一些指责和批评。因为爸爸、妈妈,我们互相爱着。”

  王子宁拿出了爸爸的家书——一封封用工整有力的毛笔字写就。“子宁:转眼返校已经两周了,相信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一年之计在于春,硕果累累在耕耘……今年春节期间你曾说过一句话,说明你已经找到了方法,那就是还要再多读些书。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更主要的是读书可以开阔人的眼界,进而开阔人的胸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修齐治平,修为其首。莫待受挫方自省,莫为白首留悔恨。”

  即使反复摩挲过好几遍,每当把新收到的信与之前的一起摆在桌子上,摊开来细细看时,他还是会被父亲的心意感动到热泪盈眶。书信仿佛照亮了一条和父亲沟通的秘密隧道,让这个不善言辞的大男孩敞开心扉,重新认识父爱。

  期末提交实践报告,他们的公众号只收获了108个用户。每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在100左右。点击量最高的是他们自编自演的一个短视频,共有441人观看。视频里,考试成绩不佳的女孩、竞选主持人失败的男孩、被顾客臭骂的餐厅服务员,都在心情沮丧时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信的内容不甚清晰,但读罢,每个人都豁然一笑。视频结尾,镜头推向了冬日明澈的蓝天。“其实我们这个实践,与其说是去感动别人,不如说是感动了自己。”这群大一的学生手插在兜里,笑成一团。课程结束了,但与书信相伴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亲爱的父亲:您好!信已收到。”摊开信纸,坐在案头的王子宁准备给父亲回信,“男儿有泪不轻弹,故只盈眶。”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习近平讲故事)
一封旧家书 念了又踌躇
打造虚拟紫禁城(众生相)
责编:李 贞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