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今年清明时节,各地群众通过典礼、祭扫和民俗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告慰英烈、祭奠先人。革命英烈的高风亮节,先贤先祖的优秀品质,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砥砺奋进,接力前行。
祭英烈:
致敬信仰 铭记初心
4月5日清明节之际,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在平壤友谊塔举行敬献花篮仪式,祭奠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伴随着朝鲜人民军军乐队庄严深情的奏乐《献花曲》,中朝双方代表稳稳地抬起花篮(圈),缓步走向友谊塔塔基,将花篮(圈)在塔基上一字排开。随后,全体人员鞠躬、默哀,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达最深切的哀思。
4日,“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抗战诗书朗诵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清明节期间的抗战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抗战老战士、抗战将领后代、艺术家代表和首都中小学生等700余人一同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祭黄帝陵文》《七律·长征》《赠刘志兰以致哀思》《左权家书》等经典作品的演绎让现场人员重温了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岁月流逝,初心未改。自4月6日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推出“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充分报道邹容、李大钊、方志敏等英烈人物英勇献身光辉事迹和毕生奋斗的崇高精神,充分报道各地群众妥善保护英烈纪念设施的感人故事,充分报道英烈后人的良好家风和英烈家乡的发展变化。
思先人:
追思先贤 文明祭扫
清明节是追思故人、追根问祖的日子。在江苏,台湾老兵后人顾家宝时隔24年,终于在4月2日找到自己在大陆的亲人、一起祭祖。两岸亲情割不断,即便已过不惑之年,顾家宝依旧抱着亲人哽咽落泪。这些天,不少台湾同胞、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来到先祖所在之地寻亲、追思,只求饮水思源、归正首丘。
在杭州,市民李女士今年准备只带鲜花和水果祭祀。李女士说:“祭祀不必太拘泥于形式,更重要的是寄托一种很纯粹的思念。”如今,绿色祭扫、文明祭扫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践行。北京各大墓区开设网上纪念馆,方便虚拟祭扫;沈阳市殡仪馆在今年清明前关闭了焚烧炉;成都祭扫实现了“只有鲜花,不见烟火”。
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80个群众祭扫观测点数据统计,4月5日,所有观测点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533.6万人次,疏导车辆72.3万台次,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3.2万人,除去今年新增的30个观测点数据,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9%、23.2%和4.8%。由于各地提前组织部署,强化祭扫安全管理,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倡导移风易俗,群众集中祭扫活动秩序良好,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传文化:
体验民俗 化古为新
制作精巧的传统寒食节面花“子推燕”,色彩斑斓的纸鸢,汉服情景剧、花式踢毽表演……近日,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清明节民俗体验活动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门前展开。
该学院院长、著名作家冯骥才告诉本报:“文化体验是文化学习的一半。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模仿古人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心去体验,在体验中找到传统美感和情感。”
活动筹备人员于婷婷向本报表示:“把逐渐远去的传统生活文化带回到人们身边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与此同时,新时代也为传统节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传承方式。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李金芳介绍,在江苏,由清明节衍生出的各种民俗活动不胜枚举。全省580余家非遗展示馆和传习场所,举办文化知识讲座、清明文化展,组织踏青、插柳、放风筝,制作和品尝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清明食物等。
在浙江安吉,清明“采茶游”备受青睐。2600亩茶园绿意浓浓,700多亩油菜花花开正旺。游客们纷纷涌入花间地头,体验采茶乐趣,感受白茶飘香。据相关机构预计,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国接待游客将突破1亿人次,同比上涨10%以上,其中踏青赏花、拼假旅游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