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六百年时光,铺洒在千亩青砖上;五千年文明,流淌在万座殿宇间。
故宫,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金瓦红墙上映射盛世辉煌的光芒;故宫,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院,厅阁苑囿拥抱着琳琅满目的稀珍。
本版特开设“走进故宫”栏目,探索紫禁城宝藏,讲叙集无数“之最”于一身的故宫博物院的“现在进行时”。
提到故宫,越来越多人不再只是说起气势磅礴的宫殿庙宇,转而开始谈论宫里的一草一木和“石渠宝笈”“千里江山”等展览中的珍奇异宝,还有不少人拿出一把“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或是一块“冷宫”匾额的冰箱贴,更有人聊起故宫“守门人”单霁翔。故宫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它不只是一张国家的历史文化名片,更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抹情怀。这样的变化,正是故宫博物院努力转变文物保护观念的结果。
空间更加开放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什么?曾经,我们把文物视为失去原初功能的历史遗存,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封闭性的工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句话给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莫大的启发:让故宫成为真正的“博物院”,就应该让文物活起来。
怎么活?第一步就是扩大开放,从过去的“消极性看守”变为“积极性保护”。
2015年,故宫首次开放了一段城墙。站在城墙上,72万平方米的故宫建筑群尽收眼底。城墙上的角楼也随之开放。角楼原是堆放24万块古代木质书版的仓库,一直处于锁闭状态,开放后,这些书版被计划迁移至太和殿两旁的廊房中展出,观众可以观赏,还可以使用复制品进行刷印体验。而在清空的角楼内,一部精美的VR影片还原角楼的营造过程,向观众讲述木结构古建是如何不靠钉子修建起来的。如此一来,可望而不可及的紫禁城城墙变成了人们领略恢弘皇城的绝佳去处,神秘的角楼则化身为两大体验式艺术展厅。
这些年,像城墙、角楼这样的新开放区域越来越多。慈宁宫、畅音阁、东华门古建馆、十八槐、冰窖……单霁翔说:“我们一步步从过去开放30%到52%再到76%,现在开放到80%,积极地把更多的文物展现到人们的视野中。”
空间的开放,不仅让观众与更多文物亲密接触,文物本身也得到了比以往更规律和专业的养护。
城墙开放督促着管理者们必须将屋顶上的杂草、院内与历史风貌不符的建筑予以清除。现在,瓦上不再是荒草萋萋,拆除135栋临时建筑,采用专门定制的传统材料修复殿宇,也还原了故宫的古典之美。那些曾经封闭式堆放、缺乏较好清理养护甚至存在火灾隐患的角楼书版被安放至专门设计的陈列架中,不仅确保了文物安全,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也大大提升。
单霁翔透露,今年故宫还将设立“家具馆”。那些被堆放在仓库里的6200件明清家具将重见天日。故宫将把最大的“南大库”改造成家具展厅,结合情景式和仓储式的陈列形式,把紫檀木、黄花梨等精品家具呈现给公众。
“文物展出来就健康了!原来堆在那里不通风、潮湿,现在我们每天通通风、掸掸尘,修一修、打打蜡……文物保护了,家具展出了,观众流连忘返,这不就积极了吗?”
如今,故宫186万件馆藏文物中,展出藏品不到2%,这与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藏品中珍贵文物占90.4%,几乎件件珍贵,几乎没有一家博物馆可与之媲美。现在,故宫正在努力,清理古建、举办特展、迁址办公、筹建新馆舍等,把越来越多的珍宝“请”出库房、“移驾”展厅供游客观赏。宫中大门越开越宽敞。人们改变了以前“有宫却不见宝”的印象,为故宫丰富的文物慨叹不已。红墙里的历史回到大众视野,这既是一种关注也是一种监督。
在单霁翔看来,故宫更多空间的开放实际上是管理观念的解放,要尊重人民群众对于文物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让大家来关心故宫的空间、环境。为此,故宫建立了更新、更强大的安防系统,确保平安故宫;在服务管理上也加大改革力度,全网购票、每日限流、优化男女公厕比例、推动设立母婴室,一步步向“不排队的博物馆”迈进。
展陈更加立体
让文物活起来,不单单是扩大开放空间。去年,故宫迎来了1670万名游客。怎么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故宫文物的生命力,并不是一件易事。
不少人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过去,一进博物馆,海量的文物规规矩矩地铺排在陈列柜里,对于外行人来说,不知从何看起、如何取舍,更不了解展览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样,即使文物再古老再精美,游客观感也大打折扣。单霁翔认为,博物馆的展呈方式需要改变。
去年故宫举办“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许多游客起大早排队等候,展览一开放便一路小跑“冲”进展厅。该展览之所以备受青睐,除了文物自带的光环,展厅本身也极具吸引力。
为了突出青绿山水主题,展厅被布置成了浅蓝色,让观众感受到静谧的时空感。导览文字则摒弃生硬的学术化的语言,采用古风体裁:“青绿山水自隋代展子虔之《游春图》起,代不乏人……千年之名家,千年之名作……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青山绿水。”寥寥几句,点出展呈的内容与风格。而在展览最后,则是由当代艺术家徐冰创作的山水装置作品,观众眼前一亮,顿时生出中国山水画艺术横亘古今之感。
展呈方式变化,反映出故宫展陈水平和观念的升级。单霁翔说:“故宫那么多展览,我们要努力消除观众的‘博物馆疲劳’,关键就在于做出故事、做出情境,而这需要故宫博物院各文物保管部门与展览部的深度合作策展。”提到今年即将举办的砚台展,单霁翔介绍,要通过情景式的布展,让观众知道某个砚台是谁用的,背后有什么人物故事,并且立体地展现砚台的工艺。
除此之外,故宫今年还将对原有展览进行大调整。其中,武英殿的书画馆将迁至文华殿,陶瓷馆则从文华殿搬至武英殿,钟表馆则从奉先殿迁至具有西洋风格的延禧宫,珍宝馆则进行扩容升级,增设体现太上皇生活情趣的文物。通过迁址、扩容、再布展,文物与古建筑原有的功能相匹配,情境化地再现历史,真正做到让国宝会说话。
文物本体的展览并非是让它活起来的唯一途径。单霁翔说:“让文物活起来不是对文物本体疲劳或不合理地运用,而是要采取多种方式,一个展览必须是立体的展览。”
为此,故宫对文物展览定下了五个“必须”。必须要有相关出版物,也就是与展览相关的读物、图录;必须要有研讨会,总结出有关的学术成果;必须要有资讯,即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讲解器、纪录片、APP等;必须要研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必须要有宣传计划。
五个“必须”是多年来故宫管理者通过摸索、研究人们的生活与游览方式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今,故宫的官方网站点击量排行全国博物馆网站第一,微博粉丝突破500万,文创产品多达一万种,与故宫相关的节目、游戏、APP纷纷上线并广受欢迎,这些都让住在宫中的文物走入寻常百姓家。
单霁翔希望,故宫文物的生命力能一直延续,不但有灿烂的过去,还要有健康的现在,更要有有尊严的未来,在2020年故宫建成600周年的时候,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本文摄影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本版制图:傅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