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林韶华:发掘南侨机工英雄史

刘 彤 朱 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21日   第 06 版)

  图为3月1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伦乐镇,林韶华介绍南侨机工李亚留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如果不是20年前做摄影记者的弟弟林佑生偶然拍到一张照片,在师范学院教书的林韶华本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市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现在,76岁的她依然为8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忙碌着。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张天赐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南侨机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响应号召,回国担任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为保障滇缅公路的国际运输线作出重要贡献。

  南侨机工祖籍地不同——海南、福建和广东,背景各异——既有富家子弟也有普通人家。他们中的1000多人长眠在滇缅公路,但和飞虎队、远征军相比,南侨机工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林韶华的祖父早年间从广东潮州下南洋到古晋做生意,子孙后代都留在了马来西亚,祖父却在晚年选择回到中国终老。谈起这段家庭背景,身为沙捞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会长的林韶华表示,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后辈们很难理解祖先的情结,但正是这种情结让数千名南洋华侨放弃了相对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参加抗战。

  林韶华和丈夫房汉佳将张天赐的故事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并开始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意义——机工们大多年事已高,如果不趁早追寻他们身上的故事,这些英雄可能永远被埋没。

  寻访南侨机工并不容易。由于年代久远,机工们的资料并不完整。林韶华没有轻易退缩,她和丈夫尝试电台广播、登报寻人等多种形式,而最有效的还是到老人们经常聚集的茶室实地走访和打听。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确认了沙捞越94位南侨机工的身份,并将其中5位南侨机工的故事集结成《英雄的故事》一书,这其中就包括沙捞越州伦乐镇的百岁老人李亚留。林韶华说,近年来南侨机工们一个个离世,李亚留是目前唯一一个居住在海外的南侨机工。

  林韶华近日看望了李亚留,老人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休息,但精神依然矍铄。他的女儿李美娟说,老人以前从来没有提过“南侨机工”的事,如果不是林韶华的研究,她可能一直不知道父亲“冒死独行、躲过炸弹、识破间谍”的事迹。近年来,参与林韶华寻访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光是在沙捞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就有20多人,南侨机工的故事也渐渐被更多人知道,广东、云南等地的研究人员也多次到马来西亚寻求相关方面的合作。2014年,在林韶华的努力下,李亚留和另外3位南侨机工一起,时隔80年后,再次回到了昆明,老人的夙愿得以达成。

  除了书写华侨机工的故事,林韶华还经常收到机工后代帮助寻亲的求助。2012年,她仅凭“军人宿舍”“一条小河”这两条线索,就帮助南侨机工方玉明的遗属找到了中国大理的亲人。

  林韶华说,能坚持做下去并不容易,有段时间甚至要拿养老钱出来,丈夫2010年去世更让她失去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不过,她表示,支撑自己做这份工作的是一份记录历史的使命感,也因此得到不少人的认同和帮助。

  在林韶华看来,历史只有记录下来,后辈们才能知道。“和吉隆坡、怡保相比,我们沙捞越和古晋并不出名,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英雄,为什么不发掘出来呢?”她说。

  (据新华社电)

华人社区
洪卫国:“我在海外教太极拳”(侨界关注)
一次列席 终生荣誉
开普敦狂欢节再掀“中国风”
林韶华:发掘南侨机工英雄史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