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雄秀奇险写峡江

——记岑学恭国画展

杨洪常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2月01日   第 12 版)

  急流勇进
  岑学恭

  近日,“雄险秀幽·巴山蜀水——百年大师岑学恭国画展”在四川美术馆举行。开展当天,观者潮涌,络绎不绝。

  画展不仅有岑学恭的代表性作品,还展出他一生走遍巴山蜀水所细心绘制的写生稿以及创作画稿,让人对其艺术探索的历程有更清晰的了解。那一本本速写本,有的只有巴掌大,尺幅虽小,却一丝不苟地记录了所见山川的容颜,精细程度足显用力之深。中国山水画提倡“外师造化”和“搜尽奇峰打草稿”,岑学恭与同期山水画大师(如李可染、陆俨少)一样,在写生方面下足功夫。经过几十年反复摹写,一派巴山蜀水尽入画家胸臆,为传神之笔打下深厚基础。

  岑学恭的山水画题材相对集中于峡江。峡江,即三峡那样有大江穿越崇山峻岭而过的奇观,无疑是摄人心魄的山水。古今无数山水画家都涉足过峡江题材,近代以来尤多。岑学恭被称为“岑三峡”,为三峡画派领军人物,艺术风格独特。这种画风的形成,既源于他不懈的写生积累,也源于他长期对传统山水画技巧的研习揣摩,熔古通今不断求变,发展出具有自家面目的一套表现技法。此次展出的精品中,不难发现岑学恭的山水画有不少别具一格的地方:

  第一,在构图上,许多画家都采用俯视或平视的角度表现峡江,如张大千、陆俨少、宋文治等,岑学恭则采用仰视角度,有时几乎把透视点拉低到接近峡江水面位置。这样的构图,利于突出峡江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同时也利于描画江面浪花掀起的飞动状况。

  第二,在山石皴法上,张大千、陆俨少、宋文治这些画峡江较多的大家,皆主要采用线条勾勒或稍加皴擦点染来表现两岸山峰,岑学恭则在大斧劈皴的基础上,巧妙揉入点线面各种皴法技巧,同时将浓淡、干湿、积墨、泼墨等墨法灵活运用其中,使其山石皴法自成一家,鬼斧神工地展现了峡江两岸坚硬又陡峭的山体山峰。

  第三,在云水画法上,张大千、陆俨少、宋文治等大师都以线条勾勒为主画江水,亦有留白之法,岑学恭的峡江水则以皴擦留下飞白加勾勒画出江浪波纹,浪花留白,再施以汁绿或淡墨渲染,使得江浪更为灵动多姿。其他大师画云时多采用线勾或留白,岑学恭则采用不同深浅的淡墨和色彩多次趁湿擦染云层边际而成,虽然颇费工时,然云层的流动变幻却更为生动。

  数十年的雕琢锤炼,使得岑学恭的峡江画气势恢宏,独树一帜:画面上奇峰列阵,云蒸烟绕,碧浪卷雪,风帆出峡,尽显巴山蜀水“雄、秀、奇、险”之壮美。

  岑学恭是内蒙古人,抗战期间师从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等前辈大师,受过严格的中外美术理论和技法训练,毕业后因热爱巴山蜀水而留在四川工作,用一生心血为峡江写照传神,其情可嘉,其绩堪颂。

  中国山水画其实是祖国山河在有中华文化背景的画家头脑里投射的成像,绝非简单复制,而是文化观念对现实山水改造的产物。画者,文之极也。像岑学恭这样,把祖国山河写入人民心中的画家,他的名字与山河同寿。

徐悲鸿绘就民族精神
雄秀奇险写峡江
法国19世纪艺术亮相国博
并非仅仅是“重走”(艺术走笔)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