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和美食之外,网络直播界有了一股新的“清流”——动物。
日前,旅居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香香”与日本民众见面。很多无缘前往现场的民众,通过网络直播一睹香香的风采。仅一天时间,直播访问量就超过了115万次,负责直播的日本视频运营商股价甚至一度涨停。
熊猫等动物晋升“网红”并不意外。随着网络直播的丰富与成长,动物直播业已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在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逐渐成了一门生意。
萌宠走红网络
在北京工作的白领丹妮,最近爱上了看熊猫直播。“工作累了或者碰到烦心事儿的时候,看看熊猫吃竹子、打滚,瞬间就‘萌化了’,烦恼烟消云散。”
丹妮看到的直播,来自于由央视主办的“熊猫频道”。这是一个以熊猫为主角、24小时向全球直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生活实况的频道。从直播中的弹幕可以看出,很多网友都是这里的常客,对每只熊猫的个性、健康状况如数家珍。
数据显示,熊猫频道目前已覆盖全球超过20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访问占比超过40%。很多网友笑称,这个网站明明很无聊,可怎么看都看不够。
除了大熊猫,还有很多动物直播也颇受欢迎。记者在几个大型直播平台上看到,猫、狗等萌宠直播为数不少,且收获了不少热衷“云养宠物”的粉丝。而在一个名为ZoosTV(动物园电视台)的动物直播网站上,动物园里的企鹅、海狮等都成了小“网红”。
在国外,动物直播也挺火。比如,直播内容网站“explore.org”中就有动物直播,用户可以选择想看的动物种类。而在2017年4月,纽约一家动物园的长颈鹿产仔,有120多万网友通过优兔(YouTube)的直播观看了分娩过程。
情感营销助推
动物直播为何能走红?一方面与直播行业的整体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心理的变化相关。
有学者分析,动物直播属于“慢电视”,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讲故事。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观众需要慢节奏的方式舒缓解压。动物直播比较安静舒缓,能够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安静的陪伴和安慰。正是由于契合了这样的心理,才会有“盯着熊猫吃竹子看一天”的场景出现。
在情感营销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动物“网红”从线上走到线下。日本的站长猫咪“小玉”、篮子猫“猫叔”,美国的“暴躁猫”……这些“名宠”不仅名扬天下,其衍生商品也为它们的主人创造了可观的收益。而在中国,社交网络也造就了很多“知名”动物,如猫狗搭档“端午”和“妞妞”等,由此带动一股“云养猫”“云养狗”的热潮。
消费升级带动情感升级。有观点指出,当情感营销成为常态,动物就成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促进了动物直播行业的发展。未来,动物直播也有望催生一套打造动物“网红”的产业链。
乱象也需规范
方兴未艾的动物直播为直播行业创造了新的可能。
2016年底,由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同打造的“黑眼圈&pandapia”熊猫直播正式上线。直播间自开播以来,网友“打赏”折合人民币近150万元。而据ZoosTV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站将推出强调互动的自制直播节目,如主播与动物进行互动,观众通过“打赏”给宠物提供食物等。
动物直播虽然“钱景”可观,但有不少问题显露苗头。其中之一是虐待动物。例如,网曝个别动物园出现苛待大熊猫的现象,以便减少支出、增加经济收益;一些地区的大熊猫因直播疲态尽显,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不利于大熊猫的保护。此前,一些直播平台上还曾出现过虐杀动物的视频,引发网友愤怒。
去年美国长颈鹿分娩直播也曾引来抗议。有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直播存在“裸露和色情内容”,优兔甚至一度将相关视频删除。动物园园长则发表声明称,禁播不利于对人们进行动物保护教育,会妨碍对长颈鹿的长期保护。
由此可见,动物直播虽然为直播行业带来了“清流”,但也和其它直播内容一样,需要监督和规范。一方面,应尊重动物的健康权益,不要让动物成为人类追逐利益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对于动物直播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在社会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普遍认可的规范。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人与动物的和谐之中,享受直播带来的满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