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

米食为天(TA说民族)

何思源(京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27日   第 07 版)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海洋民族,京族给人的印象与海离不开干系。具体到吃上,就是天天吃海鲜、顿顿嗜海味。这印象当然没错,但对京族人来说,鱼虾不能果腹,以大量海产品换取大米,大米才是京族人赖以生存的东西。京族以米食为天,海鲜再怎么重要也只是“海”,取代不了“天”的意义。

  以大米为基础,京族饮食由此生发出丰富的花样。来到京族聚居区,会遇到“公式”。当地话常把以糯米搭配籼米为主料做成的米饼和糍粑类食品叫做“公式”。

  最有代表性的“公式”是“风吹”(又名风吹饼)。将糯米浸泡后磨成粉浆,用蒸笼将粉浆摊匀在布箍(用环竹片将棉布箍紧制成的模具)或大的薄铝托里蒸熟,均匀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户外的竹篾架上晒干,后覆于疏篾屏上,用炭火烘干,就做好了。烤熟后的米粉膜几近透明,形似晒枯的荷叶,似乎随时可被风吹走,“风吹”因此得名。它易于保存,既可做小吃,又可做出海打鱼时的干粮,深受京族群众喜爱。

  如果把蒸熟的粉膜切成细丝后烘干或晒干,即成“丝”。因“丝”呈长条状,京族人认为它有长长久久的蕴意,以前多用其作为聘礼及婚宴食品。烹煮后的“丝”,口感均爽滑而鲜香,风味独特而浓郁。尤其是与虾米海螺混合炒熟后,味道喷香可口,是别具风味的京族小食。拌上螺贝肉、蟹肉、沙虫干或虾仁等煮成的“丝海味汤”,甜香鲜美,既嫩滑又可口,香浓郁而不腻,是京家待客之上品。

  同样是磨好的米浆,放到布袋中把水分滤掉,也可以做成别的“公式”。揪下一块米粉,填馅料后团好,在白芝麻里滚一圈,放屉上蒸。出笼后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间又不粘连。这些裹白芝麻或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犹如老人的满头白发,京族人把它们都叫做“白头”。京族人逢年过节制作“白头”,图的就是幸福长寿、白头到老的寓意。

  米食还有一种大粽粑,又称年粽,严格说来不只是京族特有的,越南的越族、广西的壮族、瑶族等都有春节前包大粽粑的习俗,“发明专利”属于谁反而不甚清楚了。以前京族人包的粽子,主要是小型的四方粽子,但这种粽子又小又不能保存,所以上世纪中期以后基本包的是和周边壮族、汉族一样的重达1斤多的大型年粽了。做好的年粽可放上二十天左右,每个可供一家人吃好几天。

  由于京族聚居区大部分土质不适合种水稻,因此京族人的大米大多是与周边民族交易而得。以前京族人为了换取粮食,经常肩挑海产品到山区叫卖。路途遥远,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一些京族人家与山区的壮族结“亲戚”,这种以“亲戚”为媒介的“贸易联盟”使得鱼和米的互换有了着落,大家都不愁卖也不愁买,心里踏实了许多。

  京族人制作的各种米食,有本民族的特点,也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影子。京族的“食新米节”有可能来源于壮族习俗。京族人获取大米的途径,与民族交往密切相连。简简单单的大米,从源头到食用,每一步都是各民族友好往来的结晶。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大米早已变得稀松平常,但对京族人来说,米食依然为天,而大米已经不仅仅是大米,大米的文化意蕴、文化变迁、文化互动,形成了广阔高远的天,与浩瀚深邃的海一起,连成了海天相连的壮美景象,这才是民族文化常青常新的奥秘所在。

京族
米食为天(TA说民族)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