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24日,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参加2018地球文明会国际高峰论坛,聚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者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映世界人民心声,为走向不确定的世界指明了方向,已成为世界共识。
面对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当前,全球面临贫穷、地区冲突、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资源不足以及不平等各种问题。”论坛上,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默罕·穆纳辛格指出,面对困难和威胁,世界各国间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理方案和协调机制。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因差异而产生隔阂与疏离,限制了交流与合作,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又普遍追逐自身利益。如何更好地消除隔阂,携手共进,共同繁荣,让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时代主题?
2017年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第二天,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给出了解决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日前表示,中国提出并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当今国际治理体系面临分化挑战之时,对国际合作共赢传递的强烈信心。冈萨雷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传达的讯息是,“国际合作是双赢的,不是零和游戏”。中国也同样关心本国利益和人民福祉,但这与参与国际合作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还有,中国希望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希望发展惠及所有中国人,这样的发展目标对其他国家具有示范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给全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条件的思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伊萨耶夫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得到了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外交目标,也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克服世界积年累月的困难和障碍等紧密相连。
增添发展动力的中国贡献
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7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已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24个相关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大推动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正在并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发展。”默罕·穆纳辛格表示,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为世界发展增添动力。
“我们要以和谐的方式来促进发展。”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蔡美儿举例说,比如西方国家有时候过于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而中国文化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关注自己。“我们应该摒弃自私的一面,注重在教育体系中传播仁爱文化。”
中国领导人以开放的心态,积极采取行动,促进了新技术加快应用和社会分配公平合理。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家杰瑞·卡普兰认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提高效率、促进发展,但也可能导致失业,加剧贫富分化。政府需发挥应有作用,一方面新技术产生新工种,要努力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开展技能培训,让人们受益。
展示世界领导力的中国担当
“中国正在显现出全球领导力。”默罕·穆纳辛格说,“我是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多年来,中国和斯里兰卡渊源颇深,感情深厚。斯里兰卡有3000年历史;而中国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深刻影响着我们。我们将‘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等相结合,并注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的榜样力量。”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总书记奥马里曾表示,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已在全球最佳政治、经济制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论坛上,专家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国际社会共同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