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

发掘“忠恕”的时代价值

□ 萧师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23日   第 07 版)

  忠恕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塑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品格。“恕”的精神实质具体体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精神历久弥新。近日,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举办的苇杭书院丁酉年年度会讲,就是以“恕”为主题。

  清华大学教授钱逊认为,“恕”强调以爱己之心爱人,忠恕之道是德行的基础。只讲恕不讲忠,或者只讲忠不讲恕,都是不恰当的。只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只能成就一个老好人,不能彰显健全的君子人格;只有加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能造就真君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李勇刚认为,中国文化注重的是生生不息,是君子成人之美,一方面尽量不用己之所欲去打扰他人的生生不息,从而护持他人得以成长周全,所以我们不去强调“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因为这容易出现强加于人的倾向,导致类似西方普世价值的“霸道”逻辑;另一方面,与“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不同,我们倡导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在随顺和尊重他人的生长规律和生命需要的基础上提供帮助,需要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的需要。这种体贴的能力本身,则在于我们自身的学问和智慧。“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容易导致“霸道”,彻底的“己之所欲,不施于人”可被称作“小道”,“己所不欲,施之于人”无疑属于“无道”,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王道”的起点。

  与会学者认为,“恕”归根结底是处理自己与他者的关系:把自己当自己——做好本分,不耽于空想,这是儒家所讲的“为己之学”;把自己当他人——跳出来看待自己;把他人当自己——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他人当他人——尊重他人的存在,廓然大公,因材施教。前两句是在讲“忠”,后两句就是在讲“恕”。忠恕关系如形影,无形则无影,无忠则无恕。恕由忠出,忠由恕见。

寻找阳关
张江:在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大家谈(11))
发掘“忠恕”的时代价值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