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搭建好文化交流这座桥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19日   第 09 版)

  “老师,你吃过昆虫吗?你吃过狗肉吗?……” 山东财经大学外派汉语教师刘召明谈起自己在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工作的经历,觉得最令他尴尬的不是怎么教汉语,而是怎么回答这些“土耳其之问”。

  和刘召明一样,赴美国的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外派汉语教师王秀卿在刚开始的汉语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尴尬”——家长对自己的“漠视”。

  刘召明和王秀卿的经历并非个案,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汉语非母语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仅是社会环境,还包括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如何能迅速地重新认识自我,完成角色定位,对外派汉语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

  在接受这个考验的过程中,外派汉语教师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首先,客观看待对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这样,即使文化碰撞冲突发生,也可以以尊重、理解的态度进行沟通。其次,要事先做好知识储备——不仅仅包括汉语教学知识,还包括教学所在地的文化知识。

  文化根植于人心。不管彼此间文化的差异多大,只要积极搭建心灵的桥梁,就一定能跨过文化的鸿沟,再难学习的语言也会变得容易——这是外派汉语教师的心声,也是共识。

投资中文等于投资未来
“外来者”变为“自己人”
搭建好文化交流这座桥
在波兰弗城栽下汉语之树
图片报道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