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

高层互访频繁示好 利益所驱各有顾虑

印以交友容易交心难(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18日   第 06 版)

  图为1月15日,在印度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右)和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媒体见面。
  新华社/美联

  近来,印以关系明显升温。1月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抵达印度新德里,展开长达6天的访问。印度总理莫迪改变原定只由一名内阁成员前去迎接的计划,亲赴机场,给了内塔尼亚胡一个不小的“惊喜”。印度媒体称,内塔尼亚胡此次访印,被认为是2017年两国政府首脑“开创性”会晤的延续。你来我往,印以颇为热络。

  

  首访“开创性”往来热络

  据美联社报道,这几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在进行的访印之行,不仅是他首次到访印度,也是以色列总理15年来的第一次。

  除了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正式会谈、拜访印度总统科温德之外,内塔尼亚胡的行程还包括拜访甘地陵、访问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出席印度—以色列首席执行官论坛会议等。

  关于这次访问,印以两国都已早早释放积极信号。印度外交部透露,两国预计将签署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能源与太空合作以及电影制作方面的协议。《印度时报》报道称,两国将借此次访问进一步深化贸易与防务领域的合作,包括可能签署数百万美元的以色列反坦克导弹合同。

  内塔尼亚胡在出发前也向记者表示,此行将为以色列在安全、经济、贸易、旅游及其他领域的利益服务,以色列正在加强和印度的关系。

  事实上,印以“交情”不浅,2017年是两国建交25周年。“此前,考虑到阿拉伯世界的感受,印度不太愿意声张和以色列的关系,双方也没有通过高层互访等正式的外交方式宣扬这种关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然而,近一年来,印以双方相互示好日渐显眼。2017年7月,莫迪进行为期3天的访以之旅,成为首位到访以色列的印度总理。对此,双方都给予高度评价。莫迪称首次访以之旅对两国而言是“开创性”的,内塔尼亚胡则称赞两国政府首脑会晤是加强两国关系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今,内塔尼亚胡在莫迪访以不到一年之后就访问印度,而且是在印度近来投票同意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来访,访问时间还长达6天,这让此行值得关注。”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谴责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提案,印度是投赞成票国家之一。不过,这似乎并未影响印以两国想要拉近关系的心情。如内塔尼亚胡所言,尽管印度在联合国投赞成票一举令以色列失望,但“一张选票不会影响在其他许多投票和访问中看到的大趋势”。

  互抛“橄榄枝”各有所谋

  从过去低调的务实合作,到如今高调的互抛“橄榄枝”,印以态度转变的背后,各有考量。

  军事合作,尤其是武器销售,是印以双方共同的兴趣所在。以色列《国土报》称,在2017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以色列期间,两国就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军火协议,其中包括以色列向印度提供多达8000枚“长钉”单兵反坦克导弹及300多个发射器。据悉,这款“长钉”导弹性能出色,被称为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的价廉物美版。

  “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以色列拥有美国大部分的最先进武器,而且价格更为便宜。”姜景奎指出,印度和以色列走近,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看重和以色列在军事、国防领域的合作空间。

  当然,印度的目光并不只停留于军火订单。自上台以来,莫迪明显加快了推进印度强国崛起的步伐,并且掀起一阵“外交旋风”。“从莫迪的个人性格和执政志向来看,他在外交上更加强势,希望印度在地区平衡中发挥更大作为。”殷罡分析称,为此,此前印度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就明显密切不少。

  在2017年举行的东盟峰会期间,印度、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举行“印度洋—太平洋+”首次会议,被外媒视为是四方安全对话形成的第一个大动作。如今,和以色列加强往来,同样是印度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

  “和以色列深化关系,实际也能对印度和美国之间的交流起到辅助推动作用。”姜景奎指出,印度希望借助印以关系,进一步推动印美关系的发展。

  而对于以色列而言,印度的主动走近,正合其意。作为全球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之一,以色列自然“垂涎”印度需求可观的武器进口市场。据路透社统计,为了应对来自周边国家的威胁和挑战,印度已经成为以色列武器的最大买家。据悉,此次访问印度,内塔尼亚胡也带来了130名企业家,显示出希望与印度多做生意的意愿。

  更为重要的是,巴以冲突以来,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长期对立。在国际社会,除了美国这一盟友之外,以色列并未得到其他大国的明显支持。“以色列一直渴望像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地区性大国给予其实质性支持。”姜景奎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莫迪去年访以,让以色列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外交突破口,“对以色列来说,和印度走近本身就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样看来,内塔尼亚胡近来兴冲冲回访,也就不足为奇。

  距离“蜜月期”为时尚远

  2017年5月,在莫迪到访以色列之前,以色列驻印度大使丹尼尔·卡蒙曾表示,2017年是印以建交25周年,在下一个25年里,印以将会加紧合作,两国的蜜月期即将到来。

  如今,两国政府首脑接连到访,关系快速升温,巴以之间的“蜜月期”真的如期而至了吗?

  “其实,印以双方所需求的并不对等。印度希望从以色列那里获得的是武器和印美关系的发展,而以色列面临最大的问题则是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印度能否如以色列所愿,冒着被整个阿拉伯世界反对的风险,在道义上支持以色列,目前看来很难实现。”姜景奎指出,当下双方会为一些现实利益有所合作,但要说两国已经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仍为时尚早。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印度在中东地区坚持相对谨慎的外交路线,在巴以问题上也向来持有利于巴勒斯坦的态度。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依赖来自海湾国家的石油进口,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印度国内庞大的穆斯林人口。现在,印度虽然对以色列更为主动,但也不可能全然不顾阿拉伯世界的感受。近日,在联合国谴责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提案投票中,印度投出的赞成票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当下的顾虑。

  殷罡也认为,南亚地区和中东地区都正在进行新的力量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印以两国在地区安全、国际格局等诸多问题上还有很多需要充分交流的问题。“所谓‘蜜月’,只是双方现在都对彼此很热情,但并不能说就已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在错综复杂的中东“棋局”中,印度显然不敢太过草率,尤其不会轻易忽视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平衡。“印以两国走近,会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某种不满。如果印度只注重和以色列的单线发展,那就可能在中东面临一种新的态势,其损失只会大于其所得,对印度反而不利。”姜景奎说。

  利益权衡之下,印度和以色列虽然看似交情不错,实际仍难“交心”。

数字天下
印以交友容易交心难(环球热点)
铸造“金熊”
波兰要“脱欧” 可能性不大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