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李月仙:

难忘乌兰牧骑(众生相)

潘旭涛 吴宇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1日   第 05 版)

  时隔40多年的两次温暖,让65岁的李月仙在采访中几度哽咽。

  第一次温暖来自观众,时间是1973年的深秋。

  那时的李月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队员。她在牧区表演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片段时,突然下起了雨。当看到牧民们专注而热切的眼神时,李月仙决定——继续表演!

  李月仙扮演的是吴琼花,当演到被南霸天打得遍体鳞伤倒地时,李月仙倒在了满是雨水的舞台上。这时,一位老牧民主动将自己盖的毡子塞到她身下,对她说,“姑娘,别着凉。”

  老牧民的举动让舞台上的李月仙顿时激动得落泪。

  “当时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反复在我脑海里浮现。牧民们的爱值得我无怨无悔地付出。”回忆起44年前的那一幕,李月仙感慨道。

  第二次温暖来自一封回信,时间是2017年的深秋。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了!这让李月仙十分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太让人振奋了!”谈起这封回信,李月仙的音调提高了几分,“这封信在草原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习近平总书记记挂着乌兰牧骑,我们心里都暖暖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酷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李月仙与乌兰牧骑的缘分,始于47年前。

  1970年,恰逢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刚刚成立,18岁的李月仙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当地的第一批队员。因为没受过专业艺术训练,李月仙每天4点钟就要起床练功。在练芭蕾舞时,她还蹭掉了脚趾甲,鲜血染红了舞鞋,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40多年来,李月仙走遍了伊金霍洛旗的山山水水,带领队员背着行李、扛着乐器、举着红旗,顶风冒雨步行深入农牧地区和工矿企业,每年演出达100多场。

  “牧民们很爱看我们的表演。看完演出后就往我们怀里塞几个馒头和鸡蛋,这种亲如一家的感觉,让我忘了苦和累。”李月仙说。

  常年饱受风吹日晒,李月仙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有一次去牧区演出,我正在屋里化妆,一位妇女喊我大姐,其实那年我才23岁。”李月仙以半开玩笑的口吻提起这件往事。

  在李月仙心中,牧民喜欢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在创作编排的120多个舞蹈作品中,李月仙最得意的是1998年创作的女独舞《洒楚勒》,表现的是草原牧民用九孔勺子向天、向地洒乳汁,以祈求上苍保佑草原风调雨顺。

  为了抓住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李月仙经常创作到深夜。她不顾自己的腿伤和腰伤,反复打磨每一个舞蹈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洒楚勒》表演完后,很多牧民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洒楚勒》不仅得到了牧民的肯定,还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创作奖”等一系列奖项。李月仙本人也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40多年来,李月仙始终没有离开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从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队员、副队长、队长、指导员到国家一级编导,李月仙见证了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也和乌兰牧骑一起成长。如今,李月仙已经退休。退休后的李月仙依然承担了多场大型演出的总导演。“我的青春洒在这里,一腔热血也洒在这里。乌兰牧骑可以没有我,但我不能没有乌兰牧骑。”李月仙动情地说。

中巴友谊情比海深(习近平讲故事)
古镇乡村里的新故事
难忘乌兰牧骑(众生相)
责编: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