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新媒体时代,健身更要讲科学(云中漫笔)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0日   第 08 版)

  近年来,运动健身成为大众新宠,也“捧红”了随时记录步行步数的微信运动功能。该功能会对好友每天走的步数进行汇总,并形成排行榜。只要在好友中排名第一,自己的个性封面就会占领好友封面。

  这样的功能原本只是为了增进运动乐趣,谁知却让很多人陷入疯狂刷名次的状态。近日,辽宁省沈阳市一名白领为了在同事中走路步数排名靠前,每天“暴走”上下班,在一周后膝盖疼痛难忍,被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身,各种健身软件成了好帮手。这本是好事,但有些人为了让朋友、同事在微信、微博、运动记录软件等移动应用中为自己点赞、满足炫耀心理,竟不惜过度运动,结果是欲健身反倒伤身。甚至出现了健身房练伤、马拉松猝死等悲剧。

  “过度运动”“盲目跟风”都是全民健身的不和谐音符。在移动新媒体时代,我们如何才能科学健身,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运动健身软件要防止社交功能异化带来的尴尬,并将指导人们科学健身作为今后研发的方向。健身应用中的点赞功能的确能够起到相互鼓励和监督的作用,但如果造成人们为了攀比而盲目增加走路步数、跑步公里数等,不仅让人们运动效果大打折扣,还不利于增加健身应用的用户粘性。

  其次,当人们的运动热情被点燃后,健身软件的开发者应思考如何丰富锻炼内容、做好科学辅导、实现更佳效果。这需要更多的体育人才与网络技术人员充分融合,将目前碎片化的健身知识系统化,并通过不同形式对健身人群进行指导。此外,还应该大力提升对这些运动数据的编码和分析能力,让移动软件生成的数据在人们的健康管理、医疗判断中发挥作用。

  再次,相关部门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时俱进地调整全民健身工作思路。科学健身需要科学指导。客观来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普通大众的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为广大健身人群开具运动处方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借助“互联网+”方式完全可以弥补目前的一些不足。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智能设备”方式提升人们的健身质量;可以用“互联网+”打通健身资源与人们手机的连接,提升全民健身服务的科技含量。

  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划中,应加强平台意识。一方面完善健身场所的智能化布局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为健身人群搭建分享交流平台,推广和倡导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引领科学健身潮流。

  当人们有了科学健身意识,手机应用有了系统健身知识,全面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有了更多的科技含量,移动新媒体时代下的科学健身就离我们不远了。

新媒体时代,健身更要讲科学(云中漫笔)
网络空间日趋清朗(网络强国新时代(12))
做桥梁 善沟通:亨利·戈麦斯(互联网大咖秀)
农民网上卖菜忙
IPv6助推中国互联网产业大升级
责编:孙任鹏 邮箱:sunren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