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饶家驹人道主义精神永世传颂

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揭幕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15日   第 02 版)

  图为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
  (资料图片)

  饶家驹(留胡者)与上海南市难民区的难民在一起。
  (资料图片)

  12月14日10时,上海城隍庙。

  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上海音像资料馆和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发起建立的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今天在这里正式落成并隆重揭幕。

  上海南市难民区即饶家驹安全区,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南市方浜路以北、民国路(今人民路)以南、毗邻法租界的地区所建立的专供中国难民居住的军事中立区(上海城隍庙就在其中)。

  从1937年11月至1940年6月,在日军侵略者铁蹄下,这片土地保护了30万中国平民的生命安全,成为当时远东最早的国际难民庇护地。

  ● 难民救助“上海模式”

  饶家驹(原名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1878年出生于法国。16岁时,他加入了耶稣会。1913年,饶家驹被派往上海传教,在上海生活了27年,担任过徐汇公学、震旦大学的教师。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饶家驹振臂高呼,建立南市难民区。从1937年11月9日到1940年6月30日,难民区运作32个月,这个二战中最早、最大的难民区,保护了30万难民,创造了难民救助的“上海模式”。

  这一模式后来被推广到南京、汉口和欧洲等地。二战结束后,这位法国人赴柏林从事善后救济工作,救助曾是敌国的德国民众。因劳累过度,1946年9月10日,饶家驹在柏林去世,终年68岁。

  饶家驹去世了,但他留给后人的财富十分宝贵。上海南市难民区1938年被第16届国际红十字会视为世界范围内战时保护平民的成功范例。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签约,饶家驹在中国建立及维持难民区的举措载入了公约。这个公约是饶家驹“上海模式”的延续,目前签字国达196个。

  ● 后人赞颂人道精神

  饶家驹堪称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他在上海艰难抗战时期成功设立南市难民区的勇气和精神,让后人称颂。

  现居美国的莉莉安女士曾在波士顿大学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作为一名俄裔犹太人,她那颠沛流离的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曾就读于南昌路上的一家法国学校。她是迄今为止被找到的亲眼见到过饶家驹的人。

  祖居浦东龙王庙镇,也就是今天的花木镇的杨福保老人,生于1922年,现已过世。其子杨克良今年64岁,他清楚记得父亲生前每逢儿孙满堂的聚会,便会讲述自己15岁那年带着两个弟弟逃难到南市难民区的经历。

  揭牌仪式上,几位难民代表和难民家属对当年设立难民区深表感恩之情。

  两年前,上海电台制作的5期有关南市难民区的报道播出后,立刻引起轰动。当年参与救助、在豫园施粥的傅剑秋老人,给电台写过一信:我1938年从南阳桥逃难逃进城隍庙时才9岁。现在已过去80年了,我自己也早已当了爷爷。我真想当面向饶先生说一声感谢!

  ● 首次发现珍贵影像

  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举行“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并纳入“中法友好年”项目。2015年,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与上海音像资料馆首次发现了饶家驹与上海南市难民区的珍贵影像。东方广播中心、 上海音像资料馆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随即成立了南市难民区项目组。两年来项目组已采访和拍摄海内外见证人及相关学者40余人,累积素材总量达70小时,并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到与“上海南市难民区”有关的珍贵历史影像。

  上海师范大学乡土儿童绘本团队创作了一部取材于南市难民区历史的儿童绘本《口袋里的爷爷》。同时还有多家单位打造了可以在手机终端播放和转发的融媒体产品《寻找饶家驹的朋友圈》,并译配成中法英日4种文字,于今天同步首发。

  (本报上海12月14日电)

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
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张德江主持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
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
海军医院船首访东帝汶
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举行
中俄联合反恐演训落幕
就美有关法案涉台条款提出严正交涉
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揭幕
责编:任 涛 王 萌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