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说不尽的《长生殿》(上)

□ 周传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30日   第 07 版)

  上昆《长生殿》第一本
  苏 岩摄

  资料图片

  上海昆剧团恢复上演的叠头四大本《长生殿》,是剧作问世300多年来,在现代舞台上罕见的全貌式、大规模的呈现,称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基础工程。

     

  自2001年被评定为“人类非物质(口头)遗产代表作”之后,昆曲频频进入社会生活的视线。青春版《牡丹亭》以靓丽的身影名噪华人世界,《1699桃花扇》别出心裁,火了一把,苏昆版《长生殿》精雕细刻,韵味十足。在此情势之下,上海昆剧团一边按部就班地加工锤炼折子戏,一边筹划恢复上演全本《长生殿》。

  清中叶以来,《长生殿》极少搬演全本,基本上以折子戏形式呈现在昆曲舞台上,充其量也不过10折左右,仅占全本的五分之一。解放后,上昆、北昆、永嘉昆曲分别整理上演了浓缩的全本《长生殿》,但每剧也只有10余出左右,不过是精彩折子的集锦串联。2007年,苏州昆剧团上演了全本《长生殿》(上中下),仅是其中的27折。而上海昆剧团恢复上演的叠头四大本《长生殿》却是四本36出(实际吸纳43出,演出时经过合并),是《长生殿》剧作问世300多年来,在现代舞台上罕见的全貌式、大规模的呈现,使得当代观众可以相当完整地欣赏到昆剧的典雅和美丽,称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基础工程。

  古往今来,描写帝妃之恋的戏剧作品不胜枚举。从元杂剧《梧桐雨》到昆曲《长生殿》,再到京剧《太真外传》《大唐贵妃》,李杨故事戏一直风行歌场,深受观众欢迎,而尤以《长生殿》为翘楚。《长生殿》演述了一个人间罕有、帝王家仅存,既具有世俗性又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以同情的笔触描述了李隆基、杨玉环之间凄绝哀婉的生死情缘,表达了“真心到底”“精诚不散”的爱情理想。洪昇用爱情可以超越一切、战胜一切的绝对信念来组织故事,体现出爱情至上的基本精神,与明代“言情论”一脉相承,强化了“至情至性”的文化主题。

  《长生殿》是凄美哀婉的绝唱,也是气势磅礴的史诗。终生郁郁不得志、对改朝换代心怀失落和愤懑的洪昇,借男女之情,抒兴亡之感。史为戏用,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为一体,表达出对种种社会问题的认识,抒发了“乐极哀来”的幽思和彻骨沉重的兴亡之感。因而有人说《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长生殿》的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悖论和思辨,提供了无限思考的空间。作者一方面热情歌颂和赞美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不渝之恋,另一方面又对其沉湎于情欲而酿成“安史之乱”,造成国家板荡提出责难。在表面的矛盾对立中,显示出洪昇别具只眼的超人之处和良苦用心。如果说“占了情场”与“弛了朝纲”的矛盾设置,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命运,总结福祸相倚的人生哲理以垂戒来世,是作者探索人生哲理的外显层次;那么让李、杨历经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滋味后大彻大悟,则是进而挖掘内在的哲理蕴含。揭示出忘我的爱情与社会角色之间难以克服和弥合的矛盾与错位,抒发了“情缘总归虚幻”的永恒遗憾。

  从艺术角度着眼,《长生殿》结构宏伟,场面壮丽,情节曲折,组织严密。全剧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安史之乱”作为穿插,爱情线和政治线交错进行。李杨爱情主线又以一组时隐时现的道具“钗”“盒”,贯穿始终。随着情节的进展,钗盒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既使全剧的情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又体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命运变化。虚实相间的笔法,结构出规模庞大、跌宕起伏、对比鲜明的格局。“悲欢离合,错综参伍。搬演者无劳逸不均之虑,观听者觉层出不穷之妙。自来传奇排场之胜,无过于此。”

  《长生殿》的曲词流畅清丽,富有诗意美、韵律美,善于融情入景,形象地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及心理活动,富于性格化和动作性,真正做到了曲辞与音律俱佳,文情与声情并茂。全剧几百支曲牌各具特色,变化无穷,脍炙人口,便于讴歌,适合于演出。

  《长生殿》叠头四大本整理上演的指导思想是尽量保持原作面貌——在原作50出的基础上,把全剧分做4个单元即4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布局大体匀称,每一本都由“传概”及8出戏组成,“传概”相当于各场的引子和提要,接下来的8出戏展开故事人物。

  四本戏采用连台本戏形式,借鉴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技巧,使原作的主要矛盾冲突尽可能地凸显出来,赋予人物以积极的行动,并将行动贯穿组成错综复杂的链条,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在顾及整体的同时,每一本的铺陈也都有起承转合,有重点场次,有精彩唱段,有戏剧悬念,文武戏兼顾,每一个人物的发展脉络都十分清晰,故事既连贯又可独立成章,观众看其中任何一本,均可领略全本精华的一斑。

  但是,务求保持原貌只是对原作的总体把握。试想,把原剧浓缩为4个晚场十多个小时,怎么可能不对原本进行调整加工呢?!过去谈到整理改编时,常用“淡扫娥眉,薄施粉黛”“打扫卫生、净化舞台”“开肠剖肚、脱胎换骨”“点染生发,化腐朽为神奇”等等譬喻比方……具体说到全本《长生殿》,窃以为采取的办法主要有删削精减、降脂瘦身、连接拼贴、咬文嚼字等。

  删削精简与主线关系较远的场次、场面、过程、细节、人物,以及繁缛炫才的唱词、罗嗦重复的交代、勉强生凑的集唐句,砍去旁支末节,避免了画蛇添足,却并不损害原意,反倒显得虚实相间,情境含蓄,给观众留下更多思考想象的空间。犹如一个人,降脂瘦身后,更觉风骨挺拔,神清气爽,精力弥满。全剧删削精简不下百余处,个别地方也有些许添加,如第三本9出“闻铃”结尾,运用意识流手法表现唐明皇眼前出现贵妃的幻觉,伴唱中二人相偎相伴,织女飘然过场,形象地揭示出帝妃生死依恋的情怀,为第四本做好铺垫。

  连接拼贴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根据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所进行的包括场次的提前、后置、移动,场面、细节的穿插、连接、合并,浓缩了戏剧时空,加快了舞台节奏,加强了逻辑关系,使主干突出,脉络清晰,单元完整,为舞台表演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以场次移动为例,原作中“权哄”在“闻乐”“制谱”之后,“偷曲”“舞盘”之前,现在则将“权哄”后移,置于最后,先连用4场集中表现贵妃之美、之尊、之宠,然后再揭示杨国忠的恃宠弄权,与安禄山的互相攻讦,逻辑关系更加合理顺畅。

  至于咬文嚼字,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例子,那就是第三本第7出“埋玉”中,军心突变,杀了杨国忠之后,又要杀杨贵妃,唐明皇又惊又气,徒唤奈何,对自己最亲爱的女人吐露心声:“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它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杨贵妃深受感动,从心底喊出:“陛下!三郎!”原作里没有 “三郎!”这个“三郎!”加得实在是好!明心见性,符合生死诀别的特定环境,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原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

说不尽的《长生殿》(上)
开创电视扶贫新模式(墙内看花)
梅兰芳京剧团开启五年京剧之旅
从初心汲取力量
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赛决出金奖
为传统文化点燃未来想象
37部纪录片亮相北京纪实影像周
《铁面金光悌·审和珅》进京演出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