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揭秘中国方形城鼻祖(事件新闻)

朱佩娴 王 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21日   第 11 版)

  图为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地处中原的河南淮阳怎么会有巴蜀古剑?4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咋就有了世界最早的排水管道?……日前,“手铲释宛丘——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40年成果展”在河南博物院艺术馆开展,带领人们探寻4300多年前先民的文明足迹。展览中,140组、400多件各类精美文物集中亮相,让观众惊叹先人的智慧。专家表示,平粮台遗址是目前中国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最为方正规矩的一座城址,开辟了中国古代都城方形建制的先河。

  世界最早排水管亮相

  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并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原始人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古城墟上有先民住过的土房痕迹并残留有先民烧制陶器的窑址等。

  在展厅中,一截陶质排水管实物尤为引人注意,陶管上饰篮纹、绳纹、方格纹,一端有榫口,另一端稍粗,节节套合,两端有高差,可以向城外排水。

  据了解,在发掘过程中,三条陶水管铺设的管道呈倒“品”字形排列,发掘时管道还保留5米多长,埋于两个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中间的路土下。为进一步揭示遗址内涵,专家运用田野考古数字化技术,动态还原出当时筑城、排涝、修补和维护城墙等过程,向观众形象展示了4000多年前先民的智慧和生活场景。

  考古专家推测,平粮台城址在使用的过程中,曾饱受内部水患困扰。如何将城内积水有效排出城外,一直是先民们关心的问题。“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规划最为先进的排水设施,开创了门卫和城市管道排污的先河。而土坯的使用、门卫房和排水管道的设置,也充分说明4300多年前先民们在早期城址建设上的创造精神。”参与遗址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桂岑说。

  “宛丘古城”谜底揭开

  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大朱庄西南的一个高地,面积百亩。此台方方正正,高出附近地面3至5米,附近群众盖房、造宅、立窑制砖取土使东部、南部、西部中间被挖平,使它露出端倪。

  1979年考古学家发掘此地,经研究后认为古城的建城年代距今约4300年,名称确定为宛丘。据《尔雅·释丘》:“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宛丘在陈地,而陈地便是今天的淮阳县,也是当初太昊伏羲氏建都定制的地方。

  除了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工作者还对大量的出土文物进行了分析考证,最终一致认定平粮台古城遗址和太昊故墟宛丘是一个地方,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至此,“陈为太昊之墟”“炎帝神农初都陈”等历史文献记载,得到了证实。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宛丘古城被确定为一座龙山时期的城址,是目前考古界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址之一。该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包括大汶口文化晚期、造律台文化(或称王油坊类型)、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此外还有一批楚、汉时期的墓葬,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国家形成以及青铜冶炼历史等重大学术问题,都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方形建制流传后世

  宛丘古城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古城址,南北长185米,东西宽185米,呈四方形,城内使用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

  现场的展览模型清晰展现了古城排水设施、南门门卫房、车辙痕、排房基址、墓地等规划布局。“平粮台遗址是目前中国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最为方正规矩的一座城址,开辟了中国古代都城方形建制的先河。”曹桂岑认为。

  专家认为,平粮台古城处于中原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其正方形的城址规划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古代都城建制。此后,(长)方形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根本思想和原则。此外,平粮台古城的南北两门大体居中且方形城址的布局已具有中轴线对称的雏形,这也是影响中国都城规划的重要思想。

  除了“宛丘古城”之谜的发现,此次考古发掘的龙山时期卜骨、陶鸟,为研究中原龙山至商代的骨卜习俗提供了线索;战国楚至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精粹,如越王剑、巴蜀剑、错银弩机以及盘龙佩、琉璃珠、玉璧等大批玉器,为探究战国时期楚越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新的主要矛盾标识新的历史方位(代表走笔)
揭秘中国方形城鼻祖(事件新闻)
广西云雾梯田醉游人(焦点瞬间)
青藏高原上的“体育热”
密云水库蓄水量创本世纪新高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