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加州班宁中心小学“孔子课堂”成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因为在班宁这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几乎没有亚裔。对于小镇上的学生们来说,中国非常遥远,仿佛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对中国的唯一印象是在沃尔玛商场里看到的“中国制造”。可以说,他们对中国的感知几乎是空白,而“孔子课堂”就这样突然空降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好奇心让孩子们对中文课兴奋不已。完全不同的语言,奇异的中国文化,让他们倍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他们永远都有无数的问题等着我这位中国老师,比如:中国的学校什么样子?中国的孩子有作业吗?开车去中国需要几个小时?我去中国说汉语他们能听懂吗?后来,汉语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倍感自信。可是,对以感性方式认知世界的孩子们来说,“中国”依然很抽象,中文仍是一种无法马上应用的语言。如何让孩子们将学到的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应用到实践中,更直接地感知中国呢?
“漂洋过海小书包”项目因此诞生了。
在中心小学开设“孔子课堂”的第三年,我与国内的朋友们多次联系,商量酝酿这一双赢项目。运作方式是:中国和美国的小朋友分别用对方的语言给对方写信,介绍自己的学校和生活等。信件也可以用英汉双语写。写好的信件放在一个小书包里,随信寄出的还可以有铅笔橡皮等本国特色的小礼物。这个提议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和家长的积极支持。尽管孩子们会写不多的汉字,尽管他们的汉字写得不漂亮,大小不一,但我看到了他们写信时表现出来的从未有过的认真,那种认真让人感动。他们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了各种小礼品。当我把信件和礼品装进小书包时,我看到了孩子们那天真圣洁的表情,似乎那里盛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小书包寄走后,孩子们热切期待着从中国来的消息。同时,国内的小朋友们和家长老师也热烈响应。后来,当一个个贴着中国五星红旗的小书包漂洋过海邮寄到我们学校时,孩子们兴奋得像过节似的。书包的信件和有中国特色的礼物让他们真实体会到了中国,触摸到了中国。
我们这个小书包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这种最直接的语言文化交流,不仅搭建了两国孩子学习语言的平台,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彼此文化的好奇心,也促进了孩子、甚至家长们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作者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外派汉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