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出版《新华字典》,能留住《康熙字典》,何不也像模像样地出版一本《方言词典》?
“在咱们怀柔,彩虹叫绛,吃东西叫打尖,带花纹的松鼠叫花了棒槌儿……”71岁的朱宝伦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市怀柔区人,5年前因参加整理本地方言的工作,对方言收集上了心。此后,他遛弯儿的次数多了,怀柔的沟沟坎坎跑了大半,街头巷尾的谈话成了“上心的事”。5年时间,朱宝伦集录了一本15万字、6000余词条的怀柔方言词典,涵盖节令时辰、称呼称谓、动物植物、民俗礼仪等各个方面。
15万字的“方言词典”蕴含着他的汩汩热血和文化情怀。可这部“方言词典”想出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自费,出版后的传播也是一大问题,谁会购买这样的词典?
这部“方言词典”,既有方言演变的过程,也有方言和现代语言的对应解释,可以说是难得的文化宝贝。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不少地区方言使用减少了,甚至在一些地方,方言已经消亡,年轻人不知道当地的方言如何说了,即使有老人说出方言,年轻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方言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消亡和迷失。
想起我们当地,方言在我小的时候还有人使用,比如“夜魅”是“夜晚”的意思,比如“恒恒”就是“早晨”,可是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听不懂了。倒不是说,让人听不懂的方言就有意义,也不是说人们都必须会说方言,而是说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方言和普通话不是天敌,不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不共戴天的关系。
即使生活中不需要使用,最起码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文化演变的记忆,留在我们的资料库里;建立必要的方言博物馆,让后人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这样的“语言文化”,让他们知道现代语言对应的方言是什么。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方言也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几年,有关政府部门也在保护方言上有所行动。比如福建一些地方正在拯救“闽南方言”,在课堂上也学习“闽南歌曲”。仔细想想“粤语歌曲”就没有一点意义吗?“粤语歌曲”就是方言歌曲,也有一定的价值,而且我们听出的是不同的感受和快乐。
民间集录的方言词典,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由于民间收集者大多文化程度有限,收集方法和梳理注解难免不够专业。拯救方言,编写《方言词典》应当有“国家力量”“专业力量”“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