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哈里哈乡人的幸福生活

罗 兰 刘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0月12日   第 06 版)

  三义号村整改后的新貌

  金秋时节,我们走进层林尽染的塞罕坝脚下的一个小乡村——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在那里感受到中国农村发生的美丽蜕变。

  

  哈里哈源自蒙语“哈达图扎布”,意思是“有岩石的峡谷”。这里曾经林深草密,山高水美,历史上是清朝皇帝休闲度假的猎苑。然而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过度开围放垦,水草丰美的围场逐渐退化为高原荒丘,而包括哈里哈在内的许多村落也尽失昔日美色。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后,这个面积28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万多人、曾经垃圾成堆、房屋破旧、污水横流的村庄,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哈里哈乡,只见笔直的公路两旁,坐落着一排排整齐的白墙灰瓦的特色民居,村边小河清澈见底,路边向日葵欢笑怒放,旁边草场碧绿如毯,远处青山巍巍绵延,牛羊悠然地漫步田野,处处如诗如画。一个曾经可能被风沙吞噬的地方,成了通往塞罕坝路上一道生机盎然的风景线,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当地政府和村民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修复村落变新屋

  2015年,承德市政府联合清华大学的专家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他们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民俗文化开发、沟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年,哈里哈乡按照全市的整体规划,开始了本乡的改造步伐,首先开展“三清一拆”工作。

  县乡包村干部一线指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清理干净积攒30多年的人畜粪便垃圾。“以前大家都直接把垃圾往门口河里扔,我现在50多岁了,从嫁过来就没见清过。”三义号村村民陈大婶站在家门口的垃圾桶前笑着说,“现在啊,我们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垃圾桶,可方便啦!”

  街道河边的柴草垛、牲畜圏棚经过清理整改,碧绿清澈的河水又回来了。如今,村民们常常聚在河边唠嗑、跳舞。在乡干部带领下,施工队重新加固了各家的房屋,安装了保温层,曾经的破墙碎瓦经过整修变成了统一的白墙灰瓦民居。“长这么大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呢”。71岁的李登坤老人热泪盈眶,“现在可大变样了,家里安上了污水净水器、改了厕所、改了厨房、改了洗漱间,啥都有了。”

  通过饮水安全建设、村组道路升级、电力改造提升、村庄绿化亮化、垃圾处理、三清一拆、清洁能源改造等配套工程,哈里哈乡三义号村小窟窿山二组的街道全部实现亮化,自来水入户率100%、街道街巷硬化率100%。

  共建旅游合作社

  作为曾经的清朝皇家猎苑,围场县处处可见浓郁的满蒙民俗风情,青灰瓦上满族图腾矗立、八旗迎风招展。规划建设后的满族特色村寨、翠花宫、十里画廊、缘成寺等景点,都成为哈里哈乡沿线一道靓丽风景线,吸引着八方游客。

  三义号村、扣花营村、哈里哈村、八十三号村都陆续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开始发展农家乐的村民纷纷加入了“万家客栈”,由政府把关,统一运作管理、统一服务标准。“以前不懂经营,现在都有农家接待的观念了。”猎苑小镇的付崇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从不把来这儿住的当客人,而是当亲人。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哈里哈乡人均收入比以前翻了5倍。同时,当地通过建设钓鱼台湿地公园、有机富硒功能马铃薯示范基地等项目,力求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环境美了,钱包鼓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显著改善。“路这么干净,吐口痰都不好意思了。”正在赶去学广场舞的张大爷坦诚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当地政府通过评比“邻里关系示范户”、“诚信守法示范户”等维护村子团结,打造村民精神美工程。全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共建成像“印象三义号”“皇家猎苑小镇”这样的旅游村182个,带动5978户村民从事乡村游行业,解决36730人就业。

美丽乡村 生态生活两相宜
哈里哈乡人的幸福生活
金秋送爽享丰年
从梅家坞茶农的变迁说起
大连向应:打造北方最美乡村
责编:罗 兰 邮箱:luolan9520@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