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新疆打造多元沙漠产业——

漫漫黄沙变宝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0月11日   第 03 版)

  新疆打造多元沙漠产业,将沙漠变成致富“宝地”。图为游客在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公园骑骆驼游览。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三大沙漠等10片沙漠分布在天山南北——新疆,曾饱受沙漠之苦。如今,勤劳的新疆各族人民通过种植肉苁蓉、红枣、玫瑰,开发旅游等方式,打造出多元沙漠产业,硬是将沙漠变成致富“宝地”。

  “绿宝盆”长出“致富果”

  金秋10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若羌县迎来丰收季节,每棵枣树枝头挂满硕大的红枣。近十多年来,若羌县耕地面积的75%种植红枣,因品质好、产量高,近几年红枣成为“致富果”,若羌县的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2216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3万余元。

  从2014年起,尉犁县开始减少种植耗水量较大、收益较低的棉花,改种黑、红枸杞,现在全县共有760多户农民种植枸杞,总种植面积7.5万亩,每亩地不仅少用了200多方水,每年还可以多收益4000元左右。

  除了红枣和枸杞,和田地区的玫瑰、鄯善县的梭梭接种肉苁蓉、精河县的蛋白桑……昔日黄沙漫漫的地方,已成为天山南北的“绿宝盆”。目前,新疆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肉苁蓉、酿酒葡萄、沙棘、枸杞、沙漠玫瑰、甘草、黑加仑等种植面积已达142万亩。

  产业链不断延长

  2013年,刘吉发在新疆精河县承包了2万亩沙漠。刘吉发种的蛋白桑位于精河县乌兰旦达盖沙漠北缘。“现在桑叶加工厂每天可加工鲜叶700公斤左右,可生产茶叶150公斤至200公斤,还生产酵素等产品。”刘吉发介绍,目前蛋白桑开发利用渠道呈现多元化,在果品、饲料食用菌培养上已经形成了产业雏形。

  鄯善县达浪坎乡阿扎提村村民赛甫力·斯迪克和合作社的伙伴们一同种植的肉苁蓉也迎来丰收。赛甫力·斯迪克测算今年合作社销售收入将达2500万元。赛甫力·斯迪克介绍,为了延长产业链,成立合作社后他们就决定从最初的销售鲜肉苁蓉转向深加工销售,现在已经开发有肉苁蓉保健酒、肉苁蓉酱、粉茶、肉苁蓉蜜等产品,并注册了达浪牌商标,达浪坎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之乡。

  目前,新疆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了饲料、药品、保健品、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并将沙产业链的触角延伸到了沙物质建材等新兴产业。

  黄沙成为“摇钱树”

  库木塔格,维吾尔语意为“沙山”,作为我国距离县城最近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与鄯善县老城南部直接相连,有“城中的沙漠”之称。如今这片沙漠却成为当地的“摇钱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鄯善县在县城边缘建设了一座沙山公园,公园北连城区,南接沙山,东西两侧有泉水、溪流、耕地和果园,分为沙漠游览区和绿洲游览区,成为离城市最近的沙漠风景名胜区。随着逐渐发展,已经成为4A级景区。

  “今年上半年,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接待游客21万余人,同比增长38%,旅游收入增加了50%以上。”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孔娟介绍,大力开发沙漠观光旅游业,不仅可以弥补沙漠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还能更好地拉动当地旅游业和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

  2013年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开展以来,新疆累计申报成功23个沙漠公园,总面积254.2万亩。2016年,新疆国家沙漠公园接待游客近1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沙漠游”已成为新疆旅游产业的新增长点。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0日电  记者顾煜  白佳丽)

“上海法国周”举行
中国经济成绩单闪亮全球(热点聚焦)
国家森林城市已达137个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
“土艺人”比拼传统技艺
山里娃乐享“科普大餐”
中外专家聚京研讨大健康产业
漫漫黄沙变宝地
中博会在广州开幕
责编:聂传清 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