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9月09日 星期六

仫佬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9月09日   第 07 版)

  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族的图腾:鸡

  仫佬族青年舞草龙

  仫佬族依饭节时的打野猪、打山鸡仪式

  仫佬族青年男女“走坡”对歌

  仫佬族(mù lǎo zú)有216257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仫佬族中有罗、银、吴、谢、潘、梁、周、韦、张、黄、吕、包、覃、卢等姓,其中以罗、银、吴、谢、潘、梁等为大姓,人口最多。

  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绝大多数仫佬族人兼通汉语,部分还会说壮话。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祖居西瓯

  战国末年,居住在岭南西部一带的仫佬族先民,属于西瓯(ōu)骆越民族一支。《汉书》载:“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面南称王。”又载:“骆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习以鼻饮。”秦朝建立,统一岭南,仫佬族的祖先同岭南其他族群一道进入祖国民族大家庭,被统称为僚。隋唐时代,中央王朝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设置了几十个羁縻州县,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吏,仫佬族先民岭南“僚”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牛耕开始出现,稻作技术有了提高。手工业的冶炼、淘金、制陶、采铜等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生产出一种作为农副产品交换的“僚”布。

  宋、元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成为单一民族的时期。宋仁宗皇祐年间,中央王朝在桂西广大地区普遍建立了土司机构,而伶僚族所居住的罗城、天河等地却设汉官制度。元代,有关仫佬族活动的记载就多了起来。史书中所记载的“木佬”“木娄”“木摇”以及“狇老”等都是指仫佬。明代,称仫佬为“木僚”“木佬”和“狇佬”。民国《麻江县志》载:“《明一统志》称麻哈长官司,元为仡佬寨,乐平长官司为狇佬寨。”

  根据历史记载与传说,可以推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地区。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当时农业已有一定水平,进入了封建社会。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由于仫佬族大都同姓聚居,一个村大都居住着同一姓氏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因此后来“冬”以下又分“房”。1933年以后,随着国民党势力的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

  1930年,红七军北上路过罗城、天河县等仫佬族地区,仫佬族人民热情为红军烧水、做饭、当向导,送弹药、救伤员、送情报,有的还拿起枪参加战斗,也有仫佬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在抗日战争中,仫佬族人民不仅参加了党组织的柳北抗日挺进队,而且还自动组织了武装队伍。1946年以后,仫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斗争,有的直接参加了柳北人民解放总队。1949年11月,人们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城。

  文化多彩

  仫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既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也保留本民族的特点。

  仫佬族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三间并列的平房,茅屋较少。屋宅建筑形式大都一个格式,一户住宅七个门,大门、中门、后门和四个房门。堂屋中间墙壁置“香火”。左侧门边挖地砌地炉,地炉烧煤,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明代嘉靖年间的田汝成在其所著《炎徼纪闻》中就对仫佬人家的地炉有所记述。

  仫佬族地区过去盛行父母包办的早婚,少数是自己通过“走坡”恋爱结婚的。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子不住在男方家,而是回到父母家,帮助生产劳动,服侍长辈,农忙和节日才回夫家住几天,等到怀孕生孩子后才长住夫家。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比如春节,仫佬族称“年节”。仫佬族地区的农历除夕之夜,仫佬族家庭全家人围坐地炉边,烧香供奉神灵。待正月初一雄鸡报晓,家庭主妇立即点上一束香火和火把,挑着水桶来到井、泉、河边,先插上香,向水中投几枚铜钱,祭祀水神,然后挑水回家,俗称“买新水”。全家大小早已等在大门边,抢着喝一碗新水。俗信人们喝了新水,能够健康长寿。再如社节,又称分肉串节,是祭祀社王的节日。分春秋二社,春季在二月,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季在八月,报答社王赐予好收成。又如花婆节,又称“婆王诞”,俗称“小儿节”,在农历三月三举行。“花婆”是掌管生育的神灵,过花婆节时,各村要抬猪牵牛到花婆庙前宰杀献祭。祭祀时,由“冬头”(宗族下的分支头领)向花婆报告各户情况,感谢她送花赐子的恩德,并祈求她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依饭节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节日,逢辰丑未之年的冬至前后举行。依饭节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依饭节一般在公共祠堂举行。祠堂门前搭彩台,堂中央摆一方桌,桌上放祭品。仪式由师公主持,有一整套程序。整个过程有群众配合,载歌载舞。活动从头天清晨至次日清晨结束。仫佬族独特的节日还有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生日节、农历六月初二的驱虫保苗节、农历七月七日至十四日的接祖先节、农历八月十五青年男女的走坡节等。

  仫佬族有着多姿多彩的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比如舞草龙,草龙用稻草编成,饰以彩纸。春节期间,仫佬族有挨家挨户舞草龙拜年的习俗。再如象步虎掌,农闲时,在地上划一条线,参赛的人站在两边,双双以掌相对,待裁判发出号令,双方即可移步用力,目的是将对放推离原位,或是故意松弛,使对方身体前倾,脚掌超越界线。这种活动可以锻炼人的臂力、脚力和耐力。又比如凤凰护蛋,这是仫佬族儿童游戏。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表示凤凰窝,放三五块石头,表示凤凰蛋。一小孩扮母凤凰在圈内左脚着地呈俯卧状以护蛋。三五小孩扮作天兵天将来夺蛋。胜负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夺完蛋来定。其中,夺蛋的小孩不能触及“母凤凰”的右腿,触及即被淘汰。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灵活性,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还有抢花炮,是仫佬族与壮族共同的娱乐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用土炮将花环射向天空,参赛者争抢从天而降的花环,以得花环多者为胜。每届花炮节只放五炮,每炮只有一个花环。还有群龙争珠,是在水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水果,参赛者潜入水中捞水果,以多者取胜。

  仫佬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由于仫佬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这就决定了仫佬族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诸如神话、传说、诗歌、故事、戏曲等。仫佬族的神话形态丰富,包括创世神话与英雄神话。创世神话有讲述天地起源的神话,如《天是怎样升高起来的》,洪水泛滥与人类再生神话,如《伏曦兄妹的传说》是民族风俗形成神话,英雄神话有《稼》《恳王山》等。民歌在仫佬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几乎家家有歌本,村村有老歌手,他们把教青年人唱歌当做自己的义务。唱歌活动多在“走坡”和喜庆节日期间举行。走坡是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是谈情说爱的方式。按照传统习惯,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时,不论相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拒绝别人的邀请,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仫佬族民间戏剧最流行的是“彩调”。彩调是流行于广西北部桂林、柳州一带的汉语地方戏曲。每年春节期间,是仫佬山乡演出彩调的高潮时期。

  山乡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仫佬族山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长期以农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柱的民族,仫佬族地区半个世纪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方面,而仫佬族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仫佬族地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面完成了“双包”责任制工作。

  仫佬族聚居地区虽然蕴含丰富的煤炭和金属矿物资源,但由于缺乏电力、交通运输等工业基础设施的支撑,工业发展长期停留在手工业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逐年增加工业投资,并同时进行工业所有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基本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县级工业体系。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过去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交通闭塞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当时仫佬族地区没有公路、铁路,运输全靠肩挑、背扛和马驮。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建设,仫佬山乡的交通运输业得到长足发展。铁路铺进了当地山区。人们高兴地将这条“岔罗支线”称为“仫佬山乡幸福路”。2005年,仫佬族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整个仫佬族地区教育事业停滞不前,罗城县仅有2所中学和3所小学(完小),只有很少的儿童能够上学,文盲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注重发展仫佬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过去仫佬族几乎没有大学生,如今,不仅每年都有数十名中学毕业生和在职干部踏进高等学府的大门,而且还培养了本民族的研究生、留学生、工程师、大学教师。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苗春编辑整理)

仫佬族
我的村庄(TA说民族)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