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文化建设的扬长与避短(墙内看花)

吴光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31日   第 07 版)

  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是基层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在实践中,常出现为扬长而扬长,甚至以长护短的现象,出现“立明目、找噱头、造影响”的躁动。

  例如各级政府推动文化建设时,经常打文化名人品牌。这种做法对引领基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形成连带效益、宣传效益、辐射效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普遍情况看,名家大家的点睛之笔,仅仅是星星之火,未能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推手,更无燎原之势,难免成了为名人而名人,为轰动而轰动的形式主义。没有扬了名人的“长”。请名人的根本目的是吸引民众、推动民众、提升民众。民众翘首以盼的基层文化大繁荣,客观上需要名家大家进基层,但不能仅仅停留于邀请名人在集会上颂歌题字,而是应让名人能与众人“零距离”接触,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在广场街头、乡间田坝、企业学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导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辐射,帮带文化骨干,成为丰富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支点。这才是真正做到扬了名人之长,避了民众之短。

  再比如基层文化建设的投资问题,也要有扬长避短的思维。文化建设不同于抓经济立竿见影,其覆盖面广、投入期长,经费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且政府财政投入一条线易助长“保姆型”建设思维。让财政投资主渠道与社会力量多通道共推、共建、共享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格局,是释放基层文化建设磅礴合力作用的关键一招。此时,如果能扬政府投资主渠道之“长”,广泛融合社会力量,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制定和出台撬动性强的公共文化政策,整合共享各类民间文化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供给,鼓励企业家和社会群体开放内部文化场所,投资文化基础建设,承办社区文化惠民活动,让主渠道汹涌澎湃发挥好引领作用,推动各通道顺势而为,适时汇入主渠道,就能产生“推波助澜”的放大效应。

  基层文化建设既要扬所长,更要克所短,应借势发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既量力而行,又积极进取。只要心中时刻装着民众的期盼与需求,以此引领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好上述扬长避短的辩证关系,坚持求真务实,基层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百花齐放、蒸蒸日上。

文化建设的扬长与避短(墙内看花)
她们说或不说,历史就在那里
艺术关爱留守儿童
戏曲节目潮起来
剖析单身男女婚姻观
严肃的轻松
朴实的人间喜剧
中国艺术家为卡塞尔“画柱”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