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科学”有神器 合璧探深海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02日   第 10 版)

  7月10日至29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航次第二航段开始后,科考队员率先将“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布放到水中,它随即开始进行地形扫描和拍照。

  基于“探索”号探测资料,科考队员选择了最想要调查的区域,连夜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布放到水中。“发现”号和母船之间有一根缆相连,善于精细作业和取样。

  在“发现”号即将结束作业时,科考队员又将深海着陆器布放到海底。“发现”号准确找到着陆器位置,将其移动到科学家最想观测位置。深海着陆器将拍摄冷泉区生物三个月的生活习性和变化。

  此次“发现”号带回了100多只冷泉生物,其中很多生物还活着,这让科学家非常兴奋。

  这只是“科学”号搭载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的一个缩影。本航次中,还实现了高通量深海海水采集及分级过滤系统、海洋生物光学剖面测量系统和船舶自身海洋探测装备的协同作业。科考队员在本航次还布放了12台水下滑翔机,开展组网同步观测。

  我国海洋探测装备长期依靠进口,进口率高达90%以上。“一些装备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国外实行技术封锁和禁运。”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说,“因此,再难也要走自主研发之路。”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前期国产海洋探测装备基础上开展自主研发,填补有些领域的国内空白,并推动已有装备优化升级。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杜增丰介绍,拉曼光谱仪是用于探测目标物成分的一种探测装备,在此专项支持下,科研团队研发出了国内首套用于深海冷泉和热液探测的探针式拉曼光谱仪,机器人可用机械手拿着探针,在海底灵活探测目标物,探针耐高温技术属于国际领先。

  在“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出了国产化超短基线系统,突破了定位导航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

研学旅行:走出“成长烦恼”
第四届中美机器人挑战赛举行
横山书院:梦中故乡 精神家园
“科学”有神器 合璧探深海
《儒家商道智慧》助力传统文化教育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