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常用杜甫这句诗来形容滋润心田的“无言之爱”。近日,身在大洋彼岸的一位杜先生讲述了一则“无言之爱”的亲身往事,感动了无数人。他说自己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突然有一天接到有关方面的一封电子邮件,通知去领补助,他很诧异,自己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自己的家庭窘况,更没有提过补助申请。事后,他才知道,自己在食堂经常打半份菜、一日三餐不超过6元钱的消费记录被学校开发的特殊算法发现,他被列为“隐形资助”项目受益者,每年扣除寒暑假两个月之外,他可获1600元的资助。而学校进行大数据分析,推出“隐形资助”项目的初衷就是充分尊重家庭困难生的隐私,以人性化的方式确保其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健康和学业。
杜先生12年前受到“隐形资助”的往事之所以令他本人和听闻者感动不已就是因为校方在资助的同时,保护了贫困生的隐私,做到了对其充分尊重。虽然贫困的家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隐私,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公开隐私,特别是自己贫穷的家境,描述家庭遭遇的不幸甚至悲剧,达到申领补助维持在校生计的目的,这实在是一种痛苦甚至屈辱。而实际生活中,有些学校正是这样做的,申领助学金等俨然成了学生公开场合下的“哭穷”大赛,尽管其出发点是通过公开,达到公平、公正,确保助学金发到真正的贫困生手中。
笔者由此联想到前一段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所谓“甘肃省定西学生魏祥与清华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网上相互致信”事件。总体上来看,该事件向社会传递的不失为“残疾考生勤奋上进、大学爱才慷慨襄助”的正能量,但是有两方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失当。一方是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作为媒体,“大美甘肃”不该在没有得到魏祥及其母亲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提交给清华大学甘肃招生组老师的一份书面申请材料,以魏祥正式致函清华大学的公开信的形式发表,使其家庭遭遇变故、身体残疾的具体隐私信息曝光于网络。另一方是清华大学。在相关招生人员已经收到魏祥书面申请材料的情况下,应该通过直接联系渠道对其申请给予回复,而不应该在没有争得魏祥同意的情况下,诉诸于微信公众号,发布那封致魏祥公开信。
笔者无意否认上述两方通过此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出发点,特别是清华大学对残疾贫困生和家庭出手相助的爱心之举,只是提醒爱心助学的善举要在保护和尊重受助者隐私的前提下进行。事实证明,网上“相互致公开信”这种方式给当事人带来了现实的困扰。“我真的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生活,我不想让别人可怜我、同情我。现在感觉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别人面前了,当时我真的受不了,就在兰州街头哭了3个多钟头。”魏祥母亲此番肺腑之言让人警醒。
魏祥得到清华援手的故事再次证明,我们的社会从来不乏温情,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爱心,而在表达温情、传递爱心之时,如果能够辅之以符合现代理念的方式,多一些杜先生受学校“隐形资助”的案例,那么人们的心灵将在充满情爱的无声春雨中得到更好地滋润。
静水深流,大爱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