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其他实物量指标和相关先导指标也都共振向好,指标之间的匹配度明显增强。”继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度经济数据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7月18日举行宏观经济运行发布会。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发展动能有序转换,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延续目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结构积极变化
经济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CPI上涨1.4%;货物进出口增长19.6%;6月末外汇储备30568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加——这一串表现良好的经济数据,迎来了许多国际机构和专家对中国经济总量及结构的积极评价。
“(从官方数据来看)完全可以预料的是,中国将一年又一年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步伐。”《纽约时报》报道称,强劲的零售,尤其是网购;工业产出和服务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德国《经济新闻报》则指出,中国经济呈现许多新气象,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中国民众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红利,中国内需不断增加。这是经济转型的成功例证之一。
在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上半年中国工业和消费,特别是网络销售实现了出色的增长。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让人们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也说明我们的宏观调控起到了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向本报记者分析,无论从生产端还是供给端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形势都是相当好的,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工业生产。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生产面状况,提高生产积极性;企业效益改善,展开更多存货投资;外贸好于预期,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等有着密切关联。
内生动力不断成长
在解释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时,仍有观点认为增长依然是靠基础设施等投资拉动的。
对此,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回应,“从客观数据和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不支持这样的结论。”严鹏程指出,这实际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问题。动力来源有4个方面:消费支撑、新动能的成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和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
以新动能为例,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全国新登记企业291万户,同比增长11.1%,日均新登记企业1.6万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正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
牛犁认为,相比去年同期,投资增速实际在下降,而外贸的改善和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且中国不断推进“双创”工作,共享经济、无人机、机器人、云计算等新生动力让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延续。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则认为,刚公布的二季度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呈现出新的增长,这和过去那种粗放型增长模式是有区别的。虽然未来我们不必奢望GDP增速重回7%以上,但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新的稳定,达到了新平衡,找到了新动力。
未来发展大可持续
在中国公布超预期的经济增速之后,17日的亚太股市以及国际期货市场上石油等资源类商品价格即迎来大幅上涨。中国经济未来预期更受市场普遍关注。
“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保持增长,但要通过深入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说,“目前增长依然强劲,能给中国足够的缓冲来减轻转型压力。”
国内多位专家也认为,在经济稳中向好大背景下,中国有条件攻坚克难,推进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任务并没有改变,我们要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改革突破。
以降成本为例,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0.3元,同比增加5.6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05%,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简并增值税税率、税收抵扣等政策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牛犁认为,从更长期来看,国家制定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由原来简单的要素投入转移到依靠创新和效率提升上来,包括培育新兴技术、扶植新动能等,等到增长模式实现转换,我们的发展势头会非常好。
严鹏程说:“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发展动能正在有序转换,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延续目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