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8日 星期二

连山没云皆种黍(文明密码)

□杨雪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8日   第 07 版)

  (网络图片)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长期在北方,北方选择什么样的植物进行驯化,或者说以何为主食?

  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北方的农作物是粟和黍。粟,就是我们俗称的谷子、小米,黍,又称之为糜子、黄米。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英国和美国的学者通过合作研究,已经确定黍和粟这两种小米起源于中国北部的旱作农业,并向外传播,在史前时期便已到达欧洲。

  兴隆沟位于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早期村落遗址,2001年,植物考古学家通过浮选获得炭化植物籽粒上万粒,其中有1500余粒炭化黍粒,还有少量的炭化黍。这些样品被送至中国、加拿大和日本的4个碳14实验室进行加速器质谱测年,结果大致相同,校正年代为距今7670—7610年。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认为这是目前欧亚大陆上所发现的、具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小米遗存,比欧洲地区发现的种植谷子早2700年。

  小米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的贡献。考古人员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黍子,从黑海西岸到东欧和中欧的20多个不同地点,都发现了小米的遗存。也就是说黍是中国的西辽河流域种植2000年之后才传播到中亚地区,然后继续向西传播到了高加索地区和欧洲。史前欧洲在引入小米之前,已经拥有了大籽粒谷物的种植技术,小米的传播也许是因为它更能适应贫瘠的土地和产量相对的稳定性。至迟在距今4000年前,粟已经传播到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日本与印度的小米,相信与中国红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粟的野生祖本是青狗尾草,人类将其驯化为谷子,用了上千年的时间。过去10余年间,考古学家先后在200余处考古遗址开展工作,采集并浮选了上万份样品,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炭化植物遗存,有更多的资料来考察小米驯化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陕西西安市的鱼化寨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跨度有2000年。研究团队从遗址浮选出土了5万多粒炭化粟粒和黍粒。经过测量和统计,该遗址的不同文化时期出土的小米,在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上明显不同,自早至晚表现出了从野生特性向完全栽培形态的逐渐转变。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驯化。而在距今8000年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这是第二阶段,旱作农业系统正在形成中。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这是第三阶段。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转变,尤其是距今4000年前后,西来的小麦取代小米,逐步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

  有一句熟悉的话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以肯定的是在“五谷”形成之前,是有“百谷”“千谷”的,从“千谷”“百谷”到“五谷”的变迁,正是我们的祖先对各种粮食作物不断淘汰的结果。“五谷”有两种说法,一是粟、黍、菽、麦、稻,一是粟、黍、菽、麦、麻。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在最后一种,说明了前四种的稳定地位。商周时期形成的五谷丰登代表了农业的兴旺,也反映了东西南北的交流。

  水稻在商周时期已经到达中原地区,在一定范围内种植。专家认为,稻虽然是起源于南方的湿地作物,然而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北方地区有充足水源的地方,比如河流沿岸的湿地,应该也适合稻谷生长。殷商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商王朝控制疆域大,一直不断地向南扩展到淮河以南,稻成为商朝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成立的。许多出自殷墟墓葬的铜器的表面都留存有丝织物的痕迹,说明商人习惯以织物包裹青铜器来随葬,桑麻的种植应该是非常普遍的,这也是麻为什么会出现在五谷中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五谷中排名前二位的粟、黍肯定是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甲骨文中,粟对应的字是“禾”,而“年”,最早的象形也是一个人负禾而行的样子。“甲子卜,王禾”“甲辰贞其登黍”等类似的甲骨文卜辞非常多。“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在《诗经》中“黍稷”也常常连称,稷也就是粟。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当我们想起王安石这句诗时,可曾会想到五谷背后漫长的驯化史和交流史?当然,小麦的西行与传播是另一个故事。

春游的生活美学意蕴(美在生活)
连山没云皆种黍(文明密码)
陈世寅、陈玙父女传承剪纸技艺(非遗)
孙奇逢:身型家范 孝友为政(家风家训)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