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地从海外买回来的产品,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质量却明显好于国内销售的同款产品——相信不少消费者对这样的“画面”都不陌生。这种舍近求远行为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制造业许多领域存在产品标准“内外有别”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了大量的国际产业转移,并依靠廉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迅速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不过,因为对国际市场常常“高看一眼”,中国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标准差异,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明显好于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对当年一些商家打着所谓“出口转内销”来吸引眼球的场景,很多消费者都记忆犹新。
虽说“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是中国制造业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殊产物,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做法其实是对国内消费者缺乏尊重的具体表现,久而久之损害了中国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过去多年间,由于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市场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消费只能选择国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许多内销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加之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消费选择。在此情况下,如果中国制造继续实行“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只能让更多消费者舍近求远,甚至到海外抢购“中国制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尊重国内消费者的双重标准,不仅会损害“中国制造”的内部形象,束缚内需潜力的释放,也很难“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进一步看,“内外有别”的做法也难以让企业真正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征和变化规律,难以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时始终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难以使产品更新换代同市场变化保持一致。久而久之,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形势就会进一步恶化,令制造业的转型变得更加艰难。
实行“同线同标同质”,既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企业而言,必须主动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变化新趋势,加快实施技术更新换代,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努力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优质优价的商品。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扩大“同线同标同质”的实施范围,推动更多行业和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