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亲历“工作创业分享会”:

以细心靠谱赢取“芳心”

赵贝贝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08日   第 10 版)

  朱稳宇(左二)与她的海归同伴在讨论分享会上提到的具体政策。

  分享会间歇,就业指导嘉宾刘鑫(左)也忙着与海归交流。

  李睿儇(左)向笔者讲述参加分享会后自己的感受。

  “2017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近日在北京举办。7月4日上午的论坛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趁热打铁在下午就举办了海归与创业专家、就业指导嘉宾面对面的经验分享会。

  

  突出面对面分享

  北京以“靠谱”吸引人才

  表面上看,“分享会”就是个融合了座谈、宣讲、参观、对接的“大杂烩”;其实,这种形式更注重海归与专家交流时感受到的细心、真诚、靠谱。这在引才时是很有“杀伤力”的。

  北京已经跨过了“只要是海归,我就要”的阶段,开始吸纳国际交往、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高端人才。“分享会”的特点就在“分享”,旨在为参加者与创业专家、就业指导嘉宾之间搭建桥梁,旨在服务、答疑。这次分享会采用面对面交流座谈的形式,分为创业类和工作类两个类别;设有4个分会场,邀请了29名嘉宾为准备来京创业就业的海归解惑。

  朱稳宇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打算完成学业后回国就业,她的工作意向是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她说:“我觉得这种面对面交流的经验分享会形式能准确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创业导师讲得也比较实在。分享会使我对北京现在的产业布局、人才流动及发展优势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嘉宾不讲虚话 

  薪资、职称、孩子上学都能详细作答

  吃完午饭,很多海归急匆匆向经验分享会场奔去,生怕错过“干货”。下午2时,经验分享会准时开始。

  主持生物医药组创业分享会的是国家人社部聘请的国家海归创业导师赵峰和入选“海聚工程”优秀海归人才的沈月雷和崔彤哲。赵峰开门见山地说:“这是个让大家交流的会议,不是做报告,也不是做宣传。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专业方面的问题由沈博士给大家做解答;政策上的事,我可以给大家解答。希望通过今天下午的经验分享会,大家能够有实际的收获。”

  沈月雷博士从自己创业时最艰难的日子讲起。他说,对于准备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的海归来说,有两点至关重要:首先,创业项目能存活、可盈利;其次,有一个好的团队。生物医药领域的项目之间差别不大,最大的差距在于项目合作伙伴的水平高低。

  在高校组创业分享会上,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闫胤洲教授从海归最关心的户口、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4个方面讲起,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政府对于高层次海归人才的渴求,也为海归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海归积极参与

  感受国内创业热情 

  “如何才能找到靠谱的留创园使项目落地呢?”从法国克莱蒙费郎大学毕业的李睿儇在经验会上问道。

  “能满足你需求的创业园区就是合适的园区。选择创业园区的时候一定要实地去看。创业者要有辨别能力,特别是多年不回国的海外人才。不能只间接地听,还要实际去看。”赵峰回答道。在经验分享会上,像这样解决海归迫切关心问题的对话还有很多。

  李睿儇说:“这次经验分享会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内的创业热情氛围。与我们之前参加的其他地方的大规模的创业辅导活动相比,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更有针对性,活动安排也更合理细致。特别是面对面与专家交流的环节,我之前从没有遇到过。”孙学光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第一大学。他说:“创业导师讲了很多我们之前从没想过,但在创业中会遇到的问题,在融资方面也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还分享了他们自己的经验,这都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创业导师还针对我们提出的创业过程中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这让我们对今后的创业更加心中有数,也坚定了我留在北京开展事业的信心。”

多听经验 少走弯路(创事记)
以细心靠谱赢取“芳心”
海归热议中国自信
北京“海聚工程”引进916名海外人才(新闻链接)
享受教育行业带来的快乐(拳拳之心)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