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毅在美国的履历,堪称华人实现“美国梦”的一个极好例证: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西北大学任教,在通用电气、3M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管……而就在旁人投来艳羡目光时,斯文儒雅、彬彬有礼的他却做出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需要做事的人,来实实在在推动我们国内的产业发展。”一个更具吸引力的“中国梦”让贡毅选择回国创业,从零开始。如今,他是津通集团董事长、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席。
被“泼冷水”,却“因祸得福”
“现在我说这些,大家都能接受,可能还觉得我啰嗦。但10多年前,我得很费劲地和别人讲这些理念。”贡毅说的,是他回国1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搭建一个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科技工业园。
决定回国创业之前,贡毅在美国是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高管,甚至可以拿到世界名校的终身教职。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的选择不可思议。
然而,贡毅不甘于此。产业金融的专业背景和海外生活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当时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趋势,将是中国的未来。中国企业需要一个好的平台,让它们将不经济、不规模、不专业的流程外包出去,由此更好地专注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而他,就要做这个平台的搭建者。
因为深厚的故乡情结,贡毅将自己的创业起点选在家乡江苏常州。2003年,他带领团队全力投入第一个工业科技园的建设。相比一般的工业园区,贡毅搭建的园区不仅提供空间,同时还提供设备租赁、公共仓库、信息化服务、劳力派遣等多种服务,甚至还能帮忙融资、做市场化推荐。
设想非常完美,可是现实却给了贡毅当头一棒。10多年前,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将“服务外包”视作一个敬而远之的新鲜事物。尤其是在一座非一二线城市,贡毅的理念在不少人眼中显得不接地气。“甚至我说的话,大家都不能理解,也不关注。”
最初的一段时间,贡毅的收益远远不如投资。也是在那会儿,他第一次因为资金周转不开而感受到“天塌下来了”的无助,也第一次体会到从零开始创建公司远比自己想象得更艰难。
巨大的压力之下,一起从美国回来创业的朋友纷纷选择放弃。“我当然也动过回去的念头。”贡毅坦然地说。然而,放弃意味着对支持他的人不负责任,这是他更大的压力。
贡毅选择坚持。最初的5年,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中饭都是在办公室和几名高管匆匆解决,这是他的常态。“我几乎从来不睡午觉。”贡毅说,自己保持至今的这个习惯,也是从那时养成的。
借鉴海外的成功模式,为中国企业提供服务,贡毅对于这个自己看准的趋势充满信心。而在摸索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企业需要的服务和国外企业并不完全相同。研究中国企业的痛点,找到它们迫切的需求,真正打通服务链,贡毅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如今,贡毅的工业园已经汇聚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40多个国家“千人计划”项目,许多海归创业者也选择在此落户。
回头再看,贡毅惊喜地发现,当年咬牙走过的那条荆棘之路,却让他“因祸得福”。“正是因为我们当初在常州这样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城市,硬生生将冷水烧成了热水,而不是站在北京、上海这样‘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的经验反而更容易在南京、广州、武汉等其他城市推广开来。”
做开发商,更做运营商
“我宁可少造两栋房子,也要把服务提供给入驻的企业。”回国创业之初,贡毅就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不只是建完产业园区之后或卖或租的开发商,而是依靠增值服务提高收益的运营商。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初心。
为此,贡毅进行了不少大胆的本土化尝试。比如,在经营园区的过程中,他还投资了其中的五六十家企业。不仅是房东,还是股东,这样的角色切换,其实最初更多是出于无奈。
几年前,一些科技企业入驻贡毅的工业园之后,虽然拥有不错的想法和技术,却陷入现金流断裂的困境,无力交付房租。贡毅看好企业的发展,不忍心赶他们出去,于是决定采用债转股的方式,将企业已经拖欠的以及未来要交的租金折算成股权,应对这个被动局面。
那时,这样的做法在国内还非常少见,风险不言而喻。但贡毅觉得,“与其赶他走,成为一笔坏账,不如试试救他。”
贡毅没想到,自己再次意外地切中了当时不少企业面临的一个痛点。对于大部分初创企业来说,资金往往是前期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贡毅解了这些企业的燃眉之急,而它们“转危为安”之后带给他的回报远远高于租金。
“这是一次多赢。”之后,贡毅开始尝试主动入股一些入驻工业园区的增长型企业,将部分租金折算成股权,参与这些企业的运营发展。“这样既降低这些企业的运营成本,又提高我们的回报。”如今,在贡毅选择债转股的企业中,取得成功的比例高达70%。
“商业机会永远是解决市场的痛点。你要永远思考,找到新的痛点。”这是贡毅经商多年最大的心得。他在园区建立的许多服务体系,最初的灵感正是源自一个又一个市场痛点。
最近,贡毅开始着手在海外搭建类似的产业园区,由此构筑一个新的平台,将当地的华人会计师、律师、商业人才汇聚起来,让越来越多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中小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得到法律、税务、经营模式、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帮助与服务。“前一轮,我们是做平台,把国际企业引进国内。下一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希望再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它们降低走出去的门槛。”
在贡毅看来,这些年,中国迎来百年难有的发展机遇期,同时,全球化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突飞猛进的时代也已到来。而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参与其中,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风险与艰辛都不值一提。
制定标准,把经验升华
虽然已在商界浸润多年,贡毅的言谈举止间还有不少学者的影子。比如,倾听问题时,他总是端正地坐着,身体微微前倾,一副细框眼镜背后,目光专注;谈论观点时,他习惯旁征博引,常会打一些生动的比喻,将专业的问题说得浅显易懂。
聊起当年为何离开熟悉安稳的象牙塔,投身工业界,进而闯荡商界,贡毅坦言,那时的自己觉得在大学教书有些“隔靴搔痒”,希望做一些更实在、更接地气的事。他或许想不到,多年之后,在创业场上经历过一番最为彻底的磨砺,自己又会和学术研究重新有了交集。
从前年开始,贡毅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着手制定中国产业园区白皮书。这个想法同样来自贡毅发现的一个新痛点。“这几年,国内很多城市建了不少产业园区,但大多没有形成一种精准性的发展。就像开饭店,不只要有房子,还要有掌握绝活儿的好厨师。”
贡毅希望,能将自己多年来从最基础跌打滚爬,摸索总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做任何事都有标准。”为中国的产业园区建设制定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这是贡毅现在最想做的事。为此,他和国内国外多家顶尖的研究机构联系合作,围绕目前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需求,试图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能在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上半年推出第一版标准。”
现在,除了忙碌制定标准的事之外,贡毅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往返国内各地,为多个省份的发展,尤其是当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同时,身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也会经常到世界各国讲学。
不同于从前,如今再次站上讲台,拥有多重身份的贡毅底气更足。“再回答大家困惑的一些问题时,我有许多经过‘实验’的成果作为验证,我更清楚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从做研究,到做企业,再到如今兼顾二者做标准,贡毅笑言:“很有意思。”经历了一个看似循环的人生轨迹,贡毅实际一直试图寻找他能创造的最大价值是什么。而如今,他有了一个更为坚定的答案:通过亲身实践,发挥知识的公益性,真正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是挺让我振奋的。”贡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