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让地壳变透明 寻找地震规律

中国给地球“做CT”

喻思娈 杨桐彤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05日   第 11 版)

  为何会发生地震?如何提高地震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地震发生后又怎样将损失降到最低?针对这些长期困扰地震学界的难题,不久前,中国启动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将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4个计划。未来10年,中国的地震科学研究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能力将大幅度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探察地下结构

  “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但对脚下大地的认知还不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介绍,“透明地壳”就是要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察,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把地下搞清楚。“这就好比给地球深部‘做CT’,让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透明,进而从中寻找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

  “CT”如何做,原理如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平介绍,地震被认为是瞬间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其密度、磁性、电阻率以及地震波穿过时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存在差异。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仪器接收到这些带有地球内部信息的信号,经过复杂的科学处理以后,就会得到地下结构,包括地下三维介质的物性、电性、磁性等图像,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就能开展深入的地震科学研究工作。“通过观测不同传播路径的地震波速变化,获得地球内部结构图像,其原理与医学中的CT成像类似。”

  中国在内陆采用气枪震源在水中激发地震波的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结构信息和连续、高精度介质变化图像。目前,地震科研人员已经在全国建立了4个人工气枪震源实验基地,未来还要建设6个人工气枪震源实验基地。

  解剖已发生地震

  “透明地壳”是“解剖地震”的基础,前者提供大的地壳构造和结构背景,后者主要研究地震孕育发生机理,探索地震预测方法。“你去医院看病,有了检查的‘片子’,医生才能据此分析病情。”张晓东说。

  吴建平介绍,“解剖地震”计划最终目标是对已发生的地震进行详细解剖,对典型强震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建立典型强震的科学样本。“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地震属于板缘地震,而中国很多是大陆内部地震,其强震孕震机制和前兆机理存在差异。‘解剖地震’能够发展和提出适用于中国大陆强震发生的机制和模型,其相关研究成果还能为中亚等大陆内部地震多发国家提供借鉴。”张晓东说。

  国际上主要国家都开展了构建区域动力学模型和地震综合预测研究方面的工作。比如,美国通过25年的持续研究,建立了加州地区强震孕育发生的概率预测和动力学模型。中国地震预测研究始于1966年,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发展了中国大陆地震的活动地块理论,并在川滇地震多发区建设了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解剖地震”计划完成后,中国将完成对海城、唐山、汶川和玉树等地震的深入研究,并构建相关地震孕育发生模型,提升对强震孕育发生机理的科学认识。

  建设大数据中心

  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做好地震信息服务和提升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为提升地震信息服务水平,中国将实施“智慧服务”计划,建设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构建防震减灾信息从云到端的智慧服务体系。“国家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将汇集涵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和地质学等学科领域的观测数据,形成全国统一、分布管理、合作共享的地震数据资源体系,服务国防、核电、水利建设,服务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高速铁路安全。”张晓东说。

  地震损失降至最低,要做到地震发生时免遭破坏,或者即使造成一定程度灾害也具备高效可恢复性。这就需要了解地面建筑结构特点,加强抗震能力设计。“韧性城乡”计划就是以“地上结实”为主要目标,确保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在强震袭击后可以在短期内恢复功能,显著提高城乡抗震能力。

  据介绍,中国将率先建成10个示范韧性城镇,并将科学评估全国的地震灾害风险,采用和创新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技术提高城乡的可恢复能力。

小龙虾在中国刮起流行风(事件新闻)
“起跑线恐慌”并非矫情(时事点评)
七月哈密 魅力天山(焦点瞬间)
新闻点击
中国给地球“做CT”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