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6月17日 星期六

重生轻死的佤族民俗文化(TA说民族)

伊蒙红木(佤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17日   第 07 版)

  

  佤族是中国古代百濮族群的一支,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先秦时期的文献《山海经》《国语》中有对这个族群的称谓——“僬侥”,现在部分佤族自称“巴饶”。佤族主要居住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保留着来自远古的丧葬习俗。

  距今大约3500年的沧源古崖画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大墓圹里静静躺着一具尸体,尸体没有棺木。这大概就是佤族丧葬习俗的最早记录了。现在,崖画上的这个画面在佤族某些村落里还“活着”。2004年夏季沧源县文化调研组到翁丁做文化调研时,村落里有老人去世。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我亲眼目睹这一奇特的丧葬习俗。人们把一节木筒劈开成两半,凿空,制作成两只木槽,一只做“棺身”,一只做“棺盖”,把用白布包裹的老人遗体放入其中一只木槽,另一只盖上合起,再用绳索捆紧。黄昏时分,送葬人扛着“棺木”赶往墓地,到了村落下方的林子里,他们把“棺木”放入已经开挖好的墓穴中,一起放入的陪葬品很简单,烟锅之类,然后填土打平。念完祭辞,送葬人返回。这样超极简单的丧葬方式,让我们十分震撼。

  晚上,我们采访老祭司达尼布勒了解情况,他告诉我们,翁丁有一块固定的墓地,墓地按姓氏家族分片区。千百年,几代人死后就安葬在同一小片地盘里,不再增扩,先后几个死者葬入同一个墓穴是常有的事情。老祭司强调说,死后置入木筒的是少数人,多数人死后,用白布包裹覆盖尸体,再用席子卷裹后放入墓穴。由于工作原因,我多次到翁丁,但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看不到平常意义上的墓地的。翁丁人不砌坟堆不立墓碑,也不上坟祭拜。逝者被埋葬一段时间后,草木已经把裸露的泥土盖住,墓地又是一块生机盎然的林地。

  2011年某一天我去到西盟县岳宋乡永老寨,组长艾木说,在这里,菜地也是墓地。艾木家竹楼外面就是菜地,菜地和院子连在一起,菜地里长着一蓬洋瓜,翠绿的瓜藤正在爬架。佤族把死者分为善死和凶死两类。艾木说,善死者埋在菜地里,凶死者埋在外边林子里。他家的老人就深深埋葬在菜地里。生者与死者共居一处,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土地被节约下来了。在佤族人朴实的思想里,人死了如同朽坏腐败的树木草叶,完全回归自然,不该与活人争吃争穿争地盘,不该成为活人的负担。

  佤族承袭下来的古老丧葬习俗是非常先进的文化习俗。它向世人表明,佤族是重生轻死、积极生活的民族。在沧源、西盟两个全国仅有的佤族自治县的某些村落里,依旧盛行古老的“棺舞”。艾木告诉我,在永老寨,有老人善死,人们吹笛子,敲打节拍,绕棺起舞。这里的棺和翁丁一样,是凿空树筒成槽的“棺”。2010年我在沧源县班老乡永莱寨采风就巧遇棺舞。一位65岁的老妇人去世了,晚上,她的亲戚和寨里的人来祭奠。在大堂里,人们绕着老妇的棺材起舞。人们手拉手,在领舞老人抑扬顿挫的歌调指引下,步调一致,沉稳地沿着逆时针方向走丁字步,身体俯仰开合,动作和谐。领舞老者的前半歌词告慰死者,后半歌词安抚死者家属,鼓励人们热爱生活,幸福地活着:

  树会枯人会死,巨岩也会倒

  走了不要往后看,鸡叫了天会亮

  你的归宿在前方

  不要悲伤,不要忧愁

  戴上你喜欢的鲜花,拉起手,围成圈

  跳起舞蹈,唱起歌

  佤族简单朴素的丧葬习俗,在今天大操大办、活人借死人做给活人看,讲排场、占土地的社会风气中,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学习意义,理应得到传承推广。

佤族:阿佤山的居民
重生轻死的佤族民俗文化(TA说民族)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