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6月16日 星期五

从识谚语到了解中国文化

陈颖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16日   第 09 版)

  喜云从常州大学毕业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谚语多是民间集体创作、流传,最接地气,且多是经过长期验证及观察的规律,因此具有一定意义和抽象价值。各族人民的谚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认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谚语不但能提升中文水平,也可以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及智慧,从中得到启发。”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出生于毛里求斯一个华裔家庭的喜云,父母是客家人,十分重视传统,每逢春节必定亲手炸撒子、拜祖先等。在中国文化护荫下长大,喜云机缘巧合地来到江苏省常州大学留学,踏上寻根路。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外公教她的第一个谚语,比喻离开故乡无论多久,最后还是要返回故乡。小时候,不懂得外公对中国的念叨,不晓得他为什么那么渴望重踏这片土地,不曾想谚语悄悄地触动了喜云的思乡情怀。为了传承上一代的客家文化,她决定从最基础的横、竖、撇等笔画学起,到基本的汉字认字,再到大四的化学工程专业词汇。时光如梭,喜云毕业了。相比现代汉语,喜云更喜欢古代汉语:“我不单想学现代汉语,更想学好谚语和诗词歌赋。”

  喜云学到的谚语是汉语老师教的,也有一部分是生活中跟同学和通过网络学到的。“我觉得谚语也是汉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时候遇到某些事情和状况,想用一些话来表达心声,用一两句谚语来概括就最适合不过了。能在朋友面前介绍这些谚语,也是智慧、文化的体现,既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能表现幽默感。”

  作为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喜云的汉语学习之路不易,毕竟是理科生,她学到的谚语比读文科的来华留学生少一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喜云的做人宗旨。“这句话是我的中国同学教我的,她的求学精神让我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个同学当时准备考研究生,就用这句话告诉我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到底。”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来自德国的梁芬妮正在北京大学做交换生,觉得谚语特别难学:“我在德国的大学也主修中文,可是老师只教授中文的词汇及语法,很少教谚语,我只能通过朋友来学习。”

  梁芬妮是中德混血,但家里常用德语沟通,所以她对中文知识一知半解。为了对自己的另一个家乡了解更多,梁芬妮踏上了学习汉语之路。最初,授课教授要求学生背诵古文,这对对于中国古代汉语一窍不通的梁芬妮来说,可谓任务艰巨,可她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捱过以后,便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梁芬妮认为学习谚语有助于提高中文水平,尤其体现在汉语口语及写作方面:“这些谚语能准确地表达心声,特别能体现中国文化。但如果想灵活地运用谚语,需要经常练习。对来华留学生来说,也不用胆怯说话时语法错误或意思不对,只需要放松心情,自信便会增加,应该把握每次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太害羞只会错失良机。难得有机会到中国和中国人交流,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谚语就是文化”

  “谚语是语言使用中结晶下来的精品句。这些句子不仅在内容方面充满智慧、哲理,而且在形式方面也往往体现了语言的韵律之美。”唐正大说,“谚语需要整体识记、认知、解读,因此语言间的差异对谚语的学习影响并不是很大。而文化差异则可能更为明显地体现在谚语的学习和解读上,因为‘谚语就是文化’。”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来华留学生来说,谚语是重要内容。但在学习谚语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挑战可能是文化差异,因为了解谚语需要熟悉中国文化。

  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日本留学生松井美幸就认为“谚语有些难,比惯用语的文学性强”。

  唐正大认为:“使用谚语是为了表达一个鲜明的思想和理念,其实是话语权的宣示,容不得听话者与你争论。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了对因果律的尊重。但说这句,可能会有弦外之音——说话者想表达人在面对因果律时的无奈。”

来华留学生:爱中文 爱上中国
各国青年倡议保护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一带一路”之留学中国)
从识谚语到了解中国文化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