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北京今年最严重的一次沙尘天气来袭。这股沙尘来自上游的内蒙古及黑龙江部分地区,那里是中国最主要的荒漠化地区之一。一度被遗忘的沙尘暴阴影再次袭来,让人们将目光又一次投向中国的荒漠化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沙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的沙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我国的治沙技术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资金投入也属较高水平。而产业化治沙正是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成功范例。
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杨文斌告诉笔者,沙产业是利用沙地的独特优势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变被动防治为主动利用,积极开发沙地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调动民众和企业参与治沙的积极性。
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第一次提出了沙产业理论和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钱学森认为,西北沙漠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充足的太阳能资源是发展新型产业的有利条件,未来这里可以创造出上千亿元的产值。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中国沙产业发展起来。目前,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西部省区已经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治沙之路,主要项目包括特色经济林业、知识密集型农业、精深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
过去,治沙都是由政府号召、政府投资,基本思路是封沙种树、封沙种草。由于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民众又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总体生态环境始终改善不大。现在,社会各方都在参与治沙行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产业化治理模式整合了农业、工业、能源产业,形成了一条治沙产业链,政府、企业、农牧民共同参与,互利共赢。企业利用沙漠充足的日照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同时降低了地面温度,为政府种树植草、防风固沙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牧民得以发展畜禽业并获得经济效益。
在市场力量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和个人成为荒漠化治理中的重要力量。经济效益的累积使这条产业链得以良性运转,并为荒漠化治理带来持久的动力。
宁夏的治沙项目则以种养殖业和旅游业为主。宁夏腾格里沙漠的蔬菜和瓜果大棚每年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输送大量的有机蔬果,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过去遭人嫌弃的沙地变成了发展集约型农业的宝地。宁夏还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沙漠旅游业。沙漠是自然赐予人类的一道独特风景,大漠、长河、高山、绿洲在这里融为一体,壮美奇绝,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
产业化治沙使荒漠化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相互促进、互为助益。杨文斌说,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荒漠化治理方式仍然是公益性治沙,产业化治沙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其发展空间极大,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沙产业的前景将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