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规划署近日披露,地狭人稠的香港有183间空置校舍,规划署公布未来空置校舍将用于住宅、办公和教育用地,详情会向市民说明。香港《文汇报》近日发表刘斯路的文章提出,如果将空置校舍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中心,香港可形成新的教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百业发展。原文标题为《香港大量空置校舍怎么办》,文章摘发如下:
近来听到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香港竟有183间校舍空置了两年以上。校舍空置,自然是因为收不到学生。其实,这些现成的校舍可以迅速派上用场,那就是政府采取各种灵活可行的措施,推动香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中心,空置的校舍迎来新生,香港则可形成新的教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百业发展。
北京“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证明“一带一路”已经从构想变为现实。对香港而言,“一带一路”无疑是再起飞的一次机遇。香港既可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帮手,也要开动脑筋“引进来”。香港在融资、商务、船务、设计、会计、调解、法律咨询等许多方面,都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的服务中心。香港要成为“一带一路”教育中心,有现成的客观条件。
现任特首梁振英曾提出设置10亿港元的“一带一路”助学基金,,吸引沿线国家青年来港深造,但遭到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人士的攻击。其实,香港付出了10亿港元的成本,赢得的回馈无可估量。来港深造一旦成为潮流,仅是学子们的亲友来港探亲消费就是可观的数字。此举也可纾解香港各类学校招生不足的危机。特区政府可以放手让民间办学,这个民间不但指香港的资本,也包括全世界的资本。
香港教育本来就是国际化的。香港的中学文凭被美、英等国家地区超过130家院校承认;香港有50多间国际学校,提供超过2万个小学学位及超过1.8万个中学学位,香港高等教育也是世界知名的。无论主客观条件,香港进一步发展教育大有可为,先将招生面放宽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先是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