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市的几响爆炸声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了过去。5月22日,曼城体育馆遭恐怖袭击,致22人丧生,59人受伤。其间,社交媒体在“寻亲”、医疗救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一位母亲得知曼城体育馆爆炸后,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去曼城体育馆听演唱会的女儿的消息。她在电视上发布自己15岁女儿的体貌特征,以求得知女儿是否安全,并于23日在脸书上连发两条消息:“如果谁知道我女儿的消息,请联系我”“只要有人见到她,请……”24日,这位妈妈更新了脸书,已经确认女儿死亡。
信息由当事人母亲自己陈述,相比于其他人的转述,公信力不言自明。
除了在社交平台上“寻亲”,还有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各种救助信息。由于爆炸带来血液供给不足,网友们就自发在脸书和推特上转发国民保健署献血中心的“血液紧张”公告,并配文:“血库告急,急需新鲜血液!”还有一些网友主动分享一些献血小贴士,比如“今日曼城献血地点”,并在贴图下方注明献血站工作时间。很快,英国官方在网上发布公告:血库现已得到补充!这期间有很多人在社交软件上发布消息:“献血后,如有不适,请私信我,我离曼城体育馆只有15分钟距离。”
社交软件在这次灾难面前,发挥了应有的传播功能,把人心最善的一面加以“照射”,让更多的人加入这次“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中。但是,作为社交媒体,求助时应该坚守另一个准则:信息精准,确保受众能接受到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以免浪费民众精力,消费人们善心。
在信息洪流的面前,如何能让受众得到最有用的信息,如何让网络发挥出最大的公益力量,这是社交媒体需要考虑的部分。社交媒体信息短平快特点保证了分享速度,这种情况下真实性就显得尤为可贵。灾难面前,信息精准往往比快速更有价值。
不管是“网络寻亲”,还是医疗救助信息,最准确的才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