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29日 星期一

绵延千年的文化交融之声

□吴 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李昕桐表演湿拓画

  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当果敢乐队用中国的二胡、蒙古的马头琴、瑞典的按键提琴和西班牙的吉他合奏完一曲之后,评委撒贝宁这样形容自己的感觉: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穿越的画面:在丝绸之路上,来自蒙古的马队,来自长安的驼满了瓷器和丝绸的商队,碰上了欧洲的商人。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沙漠里互不相识的商人们聚在一起,点着篝火,拿出各自的乐器。他们的语言或许不通,但音乐响起,从千年之前一直延续到今天。”

  “一带一路”早已不只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千年以降,便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出彩中国人》找寻的这些艺术家,便是这座桥梁的工程师。

  无独有偶,第一期的《出彩中国人》舞台上,李昕桐秀出了一手湿拓画。她以水为画纸,挥洒颜料在水上作画。当颜料随水波荡漾,流转出自然条纹,一朵朵鲜花跃然水上。她与撒贝宁一起合力将画作“拓”印出来。丝巾盖到水画之上,翩然翻转,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作宛如奇迹般诞生。

  宋人苏易简所撰《文房四谱》记载,唐朝时就已有这种类似的艺术。“当时通俗一点的名字叫作‘流沙纸’,稍微文化一点的说法是‘流沙简’。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技艺在中国失传了。”李昕桐说。后来湿拓画随丝绸之路从伊朗传入安纳托利亚,流传到奥斯曼土耳其,并在那里发扬光大。可惜湿拓画在中国却失传久矣。

  出生在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李昕桐,为这门艺术一路追寻到土耳其,苦学十数年,就是为了把湿拓画带回中国。

  千年之前,东方的艺术自丝绸之路传递到西方,这样的传播交融令世界文化璀璨而具有生命力。千年之后,西方的艺术被执著的艺术家带回中国。丝绸之路赋予这样的艺术在融会贯通中亘古相传的可能。这样的交融与传承,便是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所具有的共同意义。

  如果说李昕桐手中的湿拓画,讲述的是丝绸之路的源远流长,果敢乐队的弦乐四重奏体现的就是这条绵长道路上,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

  果敢的理想,是想让祖国的年轻人,能够听到更多中西完美合璧的音乐。于是,来自不同国度,原来可能相隔万里之遥的4把乐器,奏出一曲令人心驰神摇的弦乐四重奏。

  这才有了撒贝宁那番穿越千年的感慨。文化和艺术是不分民族、不分世界的,而传播与融合是赋予各种文化生存、生长并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不二法门。早在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上,这样兼容并蓄的乐声便此起彼伏,并且从未停歇。远隔万里的文化四重奏,让我们领略到这种和衷共济之美。

  《出彩中国人》节目既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又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节目组的本意,便是成为这种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的一个平台。

文化产业还要多久成支柱(墙内开花)
电视剧《白鹿原》再现文学经典
哈萨克斯坦将举办“中国电影展”
绵延千年的文化交融之声
《美好的意外》传递温暖
冯小刚:拍《芳华》,“完成心愿清单最后一部”
电影《招猴》在山东开机
责编:苗 春 邮箱:miaochun2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