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胸怀,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与创新的“苗圃”,孕育创新的体制机制,让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梦想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千帆竞渡,奋楫者先。作为第一批国家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第一时间创新复制推广国家自贸试验区经验。早在2013年9月,国家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青岛迅速派出商务代表团前去学习先进经验,成为最早前去学习经验的北方城市。
从这一刻开始,青岛紧跟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步伐,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行政运行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紧跟步伐复制经验
“现在我每月仅需报关10票左右,大大减少了企业的通关手续,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青岛保税港区内的绿辰进口商品展示推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穆文斌感慨,青岛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而在此前该公司平均每月报关1000多票。
带来这一变化的,是青岛海关2015年实行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政策,企业从每票报关改为每月集中报关一次。这一政策使得该企业通关时间缩短了一半,两年间为该企业节省报关费用和运输成本近千万元。
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轻轻松松报关,这是不少青岛外贸企业体验到的又一通关便利。
青岛思域达公司做的是进口商品生意,每一票进口货物都得跟海关打交道。该公司总经理张淼说,以前的报关要先把单据寄到报关行,报关行要跑海关交单子,关员审核后才放行。现在只要把扫描件从网上传过去,海关的报关系统就会自动分类,高风险的重点审核,低风险的自动放行。
取消了部分进出口报关单随附单证后,通关手续进一步得到简化,企业的报关手续更简单了,通关效率也更高了。
这套新办法,是青岛海关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复制过来的“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制度。青岛海关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统一备案清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集中汇总征税”、“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及“融资租赁”等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这些措施给青岛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这些只是青岛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的缩影。
回望国家自贸试验区的每一个开放步伐,青岛都紧随其后,学习复制自贸试验区先进的理念,迅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为这座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国务院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形成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周年之际,2014年12月,34项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以《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文件印发推广。
不久,青岛市政府下发《青岛市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按全市辖域、各类经济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3个层级分类推进,全面复制推广。
2016年11月,即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设立并运行近2年时间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第二批19个可复制改革事项的推广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2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复制推广7项。
目前,第二批复制推广的19项改革事项已在青岛全面复制推广。
此外,国务院有关部门自行推出53项改革试点经验,青岛已复制推广落地的改革事项有46项,对7项首期任务也已全面启动复制推广工作。
创新成效日渐显现
青岛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性复制。
目前,在青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商只要带齐进口车材料,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即可顺利通过验收去港口提车。
这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模式能在青岛落地,得益于青岛服务理念的创新。两年前,“青岛市商务局汽车进口许可证口岸签发点”在青岛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挂牌,将服务窗口延伸到现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国所有汽车口岸尚属首例。
创新不止于此。为推进整车平行进口,青岛海关、山东国检创新推出批量中规进口汽车通关监管流程,出台鼓励汽车口岸发展若干便利化措施,保税港区与中国平行进口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创建电子商务与汽车口岸、汽车贸易商、物流供应商、售后服务商的“1+4”运作模式,打造国内首家汽车口岸电商平台。
创新复制经验带来口岸迅速提升。去年,青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累计进口整车15851辆,货值52亿多元人民币,整车进口总量稳居全国第五,其中非中规车进口量在全国整车进口口岸中排名第二,发展势头迅猛。
5月15日,随着青岛海关关员扫描快递包裹条形码,一双从美国进境Adidas休闲鞋顺利通关放行,两天后将被派送到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的舒女士手中。舒女士是5月11日通过某电商网站下单购买的这双鞋子,从下单到收货,仅需7天左右的时间。
这是青岛继2014年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完成山东省首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海运跨境电商试点之后,跨境电商的又一大突破——直购进口业务落户。
为促进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青岛海关出台10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措施。
具体包括推行全程通关无纸化、统一“三单”数据传输标准、对“B2C”销售模式按照“B2B”通关、实行“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实行“税款担保、集中纳税、代扣代缴”、允许批量转关、创新退换货流程、有效管控风险、对接“单一窗口”平台、实行大数据共享等。
创新带来的成效日渐显现,跨境电商成为提升外贸发展新动能。青岛创新开展“互联网+大外贸”发展模式,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综试区成立了由青岛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中心,先后两批确定了六大特色13个重点产业园和五种类型12家示范企业。
互联互通优势独特
开放发展,通道先行。搭建互联互通物流大通道,是青岛复制自贸试验区的创新之举。
凭借独特的口岸优势,青岛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形成鲜明的青岛特色。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城市,在这个“双定位”交汇点上,青岛的枢纽作用日益增强。
如今,日本、韩国生产的日用品、家电想运往中亚地区,可以从青岛港登陆,通过“胶黄小运转”班列运抵位于青岛胶州的多式联运中心,再搭乘“青岛号”中亚国际专列一路向西,到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最后分别运往中亚五国,实现无缝式对接。
除了中亚国际专列,青岛胶州多式联运中心还开通了中韩、中蒙、青凭越4条国际班列,胶州至乌鲁木齐、西安、郑州、洛阳等7条国内班列也已相继开通,与全国600多个站点同时开展业务往来。通过这些物流“黄金大通道”,将日韩、东盟、中亚、欧洲四大经济圈串联了起来。
数据显示,胶州多式联运工程2016年完成作业量突破35万标箱,预计2017年全年可完成运量40万标箱。
连通世界的国际枢纽更将青岛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依托多式联运优势,青岛将枢纽优势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凭借的载体正是商务部批复的国内唯一的境内外双向互动的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
正是这样的互联互通的海陆大通道,以及“物流贸易引领”的特色和“打造面向欧亚、对接日韩的国际多式联运转口贸易通道”的功能定位成为了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最大的亮点,也为青岛赢得了世界更多赞许的目光。
同时,青岛作为探索国家自贸区战略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的重点城市,立足青岛口岸,开启了建设政策与知识培训基地、实施效果评价基地、对外谈判数据调研基地、复制推广创新研究基地、交流合作活动基地等“五大基地”的工作。
通过举办知识培训、问卷调查,截止到2016年年底,青岛口岸共对韩国、东盟、澳大利亚、智利、巴基斯坦等五大自贸区主要贸易伙伴,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金额58.17亿美元,享受关税优惠3.23亿美元,自贸协定利用率为59.08%,比年初提升2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 2016年青岛对自贸区国家(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414亿元,占全市当年进出口总额的32.5%;全年自贸区签约国家(地区)在青岛投资新设项目529个,实际到账外资338.7亿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7.8%和73.3%;累计对自贸区签约国家(地区)投资71.8亿美元,占全市总数的33.5%,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站上开放的制高点,青岛这座沿海开放城市承担着更多的使命,无疑将迎来开放的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