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

庆祝回归20周年

在京港人举办庆典分享喜悦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3日   第 04 版)

  图为庆典晚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齐湘辉摄

  近日,由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与北京海外联谊会青委会合办的“同心同行京港生联谊交流会”——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专青会周年庆晚会在京举行。来自内地及香港的在京高校学生共计300余人汇聚一堂,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等党政机关官员及商界人士到场支持。

  旧雨新知齐聚一堂

  全场灯光熄灭,随之大屏幕上出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身影。透过远程传来的录像画面,他向活动的举办表达了祝贺之意,希望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背景下,在京香港企业家和青年把握更多新机遇,为国家和香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此次活动属于庆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民政事务局等政府机构的支持。活动中,全国港澳研究会原会长、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荣誉顾问陈佐洱和与会青年分享了香港回归以来的故事,并勉励香港青年为祖国和香港的发展作出贡献。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傅小慧表示,在座的大部分香港同学与回归的香港同龄,希望大家以青春的热情推动香港发展,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

  “自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是香港的发展动力和优势。”采访中,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的港生麦婉莹表示,香港是个外向性很强的经济体,而内地是香港的一个广阔的腹地,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有内地支撑着,香港如今的成绩很大方面都是得益于内地的支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港生林文轩也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内地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祖国作为坚强的后盾也让香港更有能力保持繁荣稳定。

  创造更多交流机会

  港味十足的粤语歌曲演唱,活力四射的舞蹈表演,五彩缤纷的礼花炮鸣放仪式……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让气氛多了些欢快,少了些拘谨。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港生黄麒萤是本次活动的筹办者之一,她说,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令她很有成就感,正是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给了她这样的机会。“我相信通过举办更多的交流活动,京港两地青年的交流可以更多,也能令双方在不同方面一起成长。”

  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喇浩钊来自内地,作为北科大“励志计划”的第六届学员,他通过励志计划的课程学习和赴港交流机会结识了不少香港小伙伴。“虽然彼此处于不同环境,但大家可以相互启发获得新思路,同时也坦诚地分享未来人生规划和梦想,彼此鼓励,成为了亲密的伙伴。”

  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一港生王钧涛告诉记者,尽管内地与香港的学生所接触的东西有所不同,但通过深入交流,大家的想法都能互补,让自己发展得更全面。“香港的同学可以去参加一些内地同学的组织,内地同学反之,通过大家的一起工作学习,能够共同进步。”

  致力服务在京港人

  “我很庆幸我当初加入到专青会,因为它不定期地举办很多活动,每一次的活动我都收获很大。而像与行政长官面对面交流、参观人民大会堂等,更是机会难得。”谈及在协会活动中的收获,麦婉莹这样表示。

  据了解,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于2015年成立,旨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团结香港青年,给在京香港青年和学生打造认识祖国的平台,并为他们在内地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帮助。目前,专青会已有约600名会员。

  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表示,协会将成立法律事务委员会,汇聚京港两地的律师和法学专业香港学生,促进更多通晓中港两地法律的人才,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同时为在京港人提供法律服务。

  未来,充分利用协会的资源,青年事务委员会与创新工商委员会将合作设立导师指导项目以及学生实习计划,让香港青年和学生在踏足北京的一刻就能够有获得各种引导、帮助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内地得到更好发展。

台“新南向”注定沦为“新难向”
世界卫生大会拒绝讨论邀请台湾参加世卫大会提案
回应世卫大会涉台问题
图片报道
借“一带一路”东风
渝港澳强化交流合作
在京港人举办庆典分享喜悦
中国澳门胜关岛
责编:吴亚明 柴逸扉 邮箱:gtbhwb@people.cn